【政策发布】陇南市人口与卫生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上)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实施“433”发展战略,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为了实施“健康陇南”战略,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统筹城乡公共卫生资源,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动全市卫生和人口事业科学、有序、快速、协调发展,根据《陇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甘肃省“十三五”卫生和人口发展规划》(甘政办发[2016]102号)精神,制订本规划。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陇南卫生计生工作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破解瓶颈制约,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持续推进中医药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整体水平,逐步健全城乡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服务体系,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时期卫生计生目标任务,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第一节 卫生计生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时期,是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平均住院费、门诊费保持全省较低水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探索了一条健康管理促进干预模式,提高健康水平的绿色发展之路;全民医保体系不断完善,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性进展,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和卫生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以及质量不断提高。计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受益面稳步扩大。
2015年末,全市总人口285.0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41‰,人均预期寿命为73岁。全市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3.30张、3.50人、1.48人、1.51人(全省平均数分别为4.72张、4.80人、1.78人、1.73人)。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 3.38‰、4.21‰、9.58/10万(全省平均数分别为5.62‰、6.85‰、19.47/10万)。新农合参合率2015年达到98.22 %。卫生计生事业给我市城乡居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第二节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完成卫生计生机构整合融合,9个县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和199个乡镇计生服务所加挂了健康教育所牌子并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形成了有机统一、提升合力的工作新机制。坚持公立医院“315”改革模式[①],建立完善财政补偿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为主的补偿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2%,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3%。积极完善医院监管机制,认真推行医疗质量安全分析评议制度、处方点评制度、医院院长值周制度和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及医务人员“四个排队”等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减少过度医疗行为。全面推进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由2010年的每人每年280元提高至2015年的420元,新农合年人均筹资标准由2010年的每人每年340元达到2015年的540元。2015年,全市参合农民达到224.36万人,参合率98.22%。积极开展新农合重大疾病即时结报、门诊慢特病大病保险及精准扶贫大病保险接口对接工作。坚持“政府主导、专业承办”,协调平安养老保险等相关部门不断提升大病保险服务能力。2015年度全市城乡居民参合、参保245.04万人,大病报销22729人次,大病保险支付大病补偿资金6211.48万元。进一步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促进了医疗服务行为不断规范。确定县级250种、乡镇50种签约病种的补偿原则和转诊制度,签订分级诊疗工作服务协议。积极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认真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县区县级医疗机构普遍选定1-2所乡镇卫生院作为重点协作和帮扶单位,为符合多点执业的医师注册第二执业地点,共注册多点执业医师692人。医养结合试点有序推进,积极探索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具有陇南特色医养服务体系建设。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对旧城院区总体规划和功能进行调整,成立老年病科和中医康复科,收治医养为主和需要特殊护理的老年孤寡残疾病人。康县建设一座拥有100张床位,集医疗、养生、养老、康复和保健为一体的医养综合养老机构。陇南已列为国家和全省医养结合试点市。
第三节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组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49.79万人,建档率达到81%,慢性病规范管理率80%,严格开展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疾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加强了对流感、寨卡、麻疹等传染病的监测与管理,有效控制麻疹疫情和手足口病疫情;传染病诊疗机构网络正常运行,免疫规划有效推进。卫生监督管理稳妥有序,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增至19家,食源性疾病监测覆盖9县区,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监督检查卫生计生机构2150家;组织开展医疗广告专项督查,整顿清理违法户外医疗广告3399块。妇幼保健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10年的36.46/10万、9.25‰、10.41‰下降到2015年的9.58/10万、3.38‰、4.21‰,住院分娩率由82.30%提高到98.94%;孕前和早孕妇女增补叶酸率达84.91%; 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2.54%。成立了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累计完成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52025人。完成“妇女两癌”筛查27.26万人。
第四节 卫生计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近年来争取卫生建设项目1377个,总投资4.6577亿元,其中市级项目3个、县级4个、乡镇卫生院120个、村卫生室1250个。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占历史已建村卫生室的81%。通过多年努力,全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全市有9家综合医院建成“120”指挥调度系统,有5家综合医院单独建有重症监护室,19家综合医院在各临床科室开设了重症监护病房,中医药参与救治率平均达到53%;全市共有104个专业274个病种实行了临床路径管理,进入路径病例数达1232例。严格医疗服务监督管理。加大13项医疗核心制度和22项医院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对住院自费比例、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平均住院和门诊费用、单病种和单项检查费用等进行公示。建立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登记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成立了甘肃省第三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陇南工作站,出台了《陇南市预防与处置医患纠纷暂行办法》。在综合医院设立警务室和专职保安机构。有9家公立医院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平安医院”。
第五节 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显现
坚持中医药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出台并落实了一系列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与兰州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编制了医疗健康、中医药养生等产业发展规划;中医优势专科建设进展顺利,全市有国家级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6个,市级中医药优势专科21个。重症监护室和病房中医药参与救治率达到100%,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的乡镇卫生院和7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具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诊疗报销比例,降低报销起付线,提高中医医生诊疗费用,降低患者付费比例,使医院和患者都从中受益。中医适宜技术不断推广。举办了“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等各类培训班5400期,培训中医医生1.3万人次。表彰命名陇南市名中医30人、基层名中医30人、乡村名药膳中医40人。中医养生旅游起步良好,着力打造“陇上江南、养生天堂”中医药养生旅游品牌,建成了一批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为主题的医院、乡村客栈、中药材种植观赏园。建成4处中医养生旅游生态景区,20处中医养生旅游景点,4处中医药博物馆,24处养生药膳馆,119处中医药养生保健馆。
第六节 促进健康模式改革有序开展
市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公共政策中进一步体现健康导向的指导意见》(陇办发[2015]37号),在公共政策中体现健康导向,将健康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广泛普及健康知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电视台开办《健康养生》栏目,编印《健康知识六十条》、《中医药保健》、《陇南药膳汇编》和《健康促进模式改革讲座》等资料。认真抓好“村级三件事”,开展“4查5访6干预”工作,做到早预防、早治疗。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52.8万人次。省上将陇南列为全省健康促进模式改革试点市,康县被列为试点县。
第七节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有序推进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完善。围绕“成才、致富、保障、健康”四大工程30项指标,扎实开展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示范市创建工作。为“两户”子女及家庭落实了升学加分、纳入“少生快富”工程、办理养老储蓄、落实低保、代缴养老保险金、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代缴新型合作医疗参合费、就医免收挂号费、报销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提高10%等政策。认真落实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政策,将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提高到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夫妻每人每月300元、死亡家庭夫妻每人每月500元。2015年全市创建为全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全面二孩政策顺利实施,注重新旧政策衔接,严格落实生育登记服务和再生育审批制度。加强出生人口动态监测,建立出生人口实名登记月报告制度,确保了生育政策的平稳有序实施。流动人口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提供均等服务,为流入人口落实免费计生技术服务3744例,举办健康知识讲座394期,发放宣传资料59336份,建立规范化健康档案11838份。流动孕产妇健康管理、流动人口慢病管理和“两癌”筛查等服务项目取得较大进展。
第八节 卫生计生健康扶贫深入推进
全市1055个贫困村修建标准化村卫生室。将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组织885名乡村医生到甘肃中医药大学和陇南市卫校进修学习,为928个贫困村配备了健康一体机;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户一档”“一人一卡”调查工作。积极开展双联行动,加强驻村帮扶工作。全系统为贫困村选派帮扶队长46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18名,乡镇卫生院挂职副院长45名。
第九节 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通过人才引进、医师多点执业、万名医师支农活动,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紧缺的问题;陇南卫校、陇南师专继续教育中心、武都区职业中专三校资源整合取得新进展,为医疗人才培训奠定基础;举办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组织参加省乡镇卫生院内儿科骨干培训班、全省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服务能力提升等培训班。近年来,共招录和引进医疗卫生人才377人。
来源:陇南市卫计委
监制:胡泊
审核:李岩
编辑:左鑫 段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