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家庭小药箱,为你的家人备一个吧!

元和药业

  


为了方便、及时地用药

很多家庭都备有一个小药箱

但是,家庭药箱应配备哪些药品?

家庭药箱里不同的药品如何管理?

各类家用药品应当如何储存?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

家庭小药箱的那些事





怎样配备家庭药箱


品种要少而精,数量不宜多






家庭药箱一般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以及时令性疾病的药物为主。家庭常用药品是为了使一些小病患能得到及时治疗、尽早控制,或至少能在去医院前做些临时处理。但要注意,对自己不能确诊或症状较重、变化较大的疾病,不能擅自用药。


家庭药箱的品种要少而精,数量不宜多,可随时加以调整、更新。每个家庭因成员的健康状况不同,所备的药品也应有所不同,以下推荐的几种药是一般家庭最需要的常备药。


(1)感冒类药 感冒清、美扑伪麻片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酚麻美敏片银翘解毒片、板蓝根冲剂、藿香正气水等。


(2)解热镇痛药 布洛芬、索米痛片、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


(3)镇咳祛痰药 喷托维林、盐酸溴己新蜜炼川贝枇杷膏盐酸氨溴索等。


(4)胃肠解痉药 多潘立酮健胃消食片等。


(5)止泻药 小檗碱(黄连素)、洛哌丁胺、蒙脱石散剂等。


(6)抗过敏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7)外用药 达克宁、三九皮炎平、酒精、碘酒、高锰酸钾、云南白药、伤湿止痛膏、创可贴、双氯芬酸乳胶剂、京万红软膏等。


(8)钙制剂及维生素类 钙尔奇D、复合维生素B、善存等。


(9)特殊疾病用药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备好安利博(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肾寒、肾虚、精血不足、筋骨酸痛、年迈体弱患者备好(参竹精片)、高血脂患者备好(沙棘血脂康)

(10)其他 风油精、清凉油、季德胜蛇药、84消毒液、消毒药棉、纱布胶布等。


怎样管理家庭药箱


这四点注意事项要留意



(1)分类存放 中药和西药分开,外用药和内服药分开,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开,成人与小儿药分开,急救药与常规药分开,特别要注意的是毒性较大的药品要严格保管,标记清楚,以免拿错、误服,发生危险。药品应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儿童误服。


(2)注意有效期与失效期 药品均有有效期和失效期,过了有效期便不能再使用,否则会影响疗效,甚至会带来不良后果。散装药应按类分开,并贴上醒目的标签,写明存放日期、药物名称、用法、用量、失效期。每隔3个月左右,最好将家庭药箱检查一遍,如果发现药品发生变质、潮解、霉变或过期等现象,则需要及时丢弃、及时更换,以免误服。


(3)注意药品的贮存条件 药物常因光、热、水分、空气、酸、碱、温度、微生物等外界条件影响而变质失效。因此,应注意药品的保管条件,避免高温、光照和潮湿。许多药品说明书中有“密封,阴凉处保存”字样,密封是指隔绝空气,避免药品氧化等,也避免潮湿空气的进入,造成药物的潮解等。阴凉处是指不高于20℃的环境中,如果是“冷处”,就应在2~10℃环境中,一般冰箱的冷藏室可以满足要求。


(4)注意外观变化 贮备药品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外观变化。如片剂产生松散、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眼药水变色、混浊;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情况时,则不能再用。



如何妥善储存各类家用药品


严格遵照药品的贮存要求保管




(1)冷藏保存 凡温度过高会变质或变形的药品应放在的低温环境中保存,一般室温达不到这一要求,因此宜放在冰箱中冷藏。受热后易变质的药品一般在包装上都会注明贮藏温度,常用的有胰岛素、丙种球蛋白及各种生物制剂,受热后易变形的药品有各种肛门栓剂、阴道栓剂。



(2)密闭保存 有些药品久置空气中易于风化,应密闭保存,如硼砂、硫酸镁、枸橼酸等;有些药品长期接触空气会被氧化,如维生素C、鱼肝油滴剂等。一些易挥发的药物,如红花油、碘酒及其他含酒精的制剂也要密闭保存。要密闭保存的药物应放在玻璃瓶内,瓶口要封严,不能用纸盒贮存,否则易变质。



(3)防潮保存 许多药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药品可出现融化、发霉、发酵、粘连等潮解现象,这些药物就不能使用。因此,应尽量将它们放在密闭的小瓶内,并置于干燥处保存。特别容易潮解的药品有:阿司匹林、干酵母、维生素B1、葡萄糖酸钙及一些含糖多的糖衣片,胶囊剂也极易受潮。



(4)避光保存 有些药品如氨茶碱、维生素C、硝酸甘油及各种针剂在光线作用下,会使其变质,应放置在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保存。当然,其他药品也要尽量避光。


温馨提示

家庭贮备药品应严格遵照不同药品的贮存要求仔细保管,防止药品变质失效或毒性增加,以提高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来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药品安全知识读本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公众号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