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我们每天随身"带着"18斤宿便?清宿便排肠毒真有必要?瞎扯!

侯马市人民医院


最近有帖子说,人的肠道内有18斤宿便,并且千褶百皱,平均每隔3.5厘米就有一个弯折,人们即使每天都排泄,也总会有一些食物残渣滞留在肠道的褶皱内,这些残留的垃圾像锈一样牢牢地粘连在肠壁上。


还有一张“剧毒”的照片 ↓


看过的亲们应该都吓坏了吧?

但消化科医生看了后,毫无感觉,

因为这样的脑残文真的太多了!

以为我们的肠道是下水管道?



肠道是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的!

消化科医生分分钟拿出几张肠镜照片,扔到这些骗子的脸上,我们的肠道红润光滑,健康着呢!


那,被骗子说得信以为真的“宿便”到底是啥?我们的大便真的有毒吗?


侯马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杨彩英介绍,在医学上并没有“宿便”这一概念,不管中医、西医,都没有对它的定义。而大便的主要成分是食物残渣、肠道菌群、消化道粘膜脱落物和分泌物,哪里来的毒?


有人说,人应该每天排便一次,前一天未排出的大便就是宿便。问题是,每天1-3次,或者1-3天一次大便都是正常的,这种说法让3天一次大便的人情何以堪。


从字面上理解,宿便应该是指积存在体内尚未排出的粪便。


从食物的消化过程来看,食物在经过口腔的咀嚼和初步消化之后,通过食管进入胃部,和胃酸、各种消化液充分混合,然后进入肠道,通过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进入结肠,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被吸收,残渣开始聚集成形,才算开始形成粪便。


怎么排便才是健康的呢?

实际上,个人的排便习惯不同,如上文所说有人一天1-3次,有人也许1-3天一次,这都是正常的,只要大便次数不过多或者过少、排便顺畅、松软成型、颜色正常,无腹泻或者便秘的情况,那么完全是正常的。


“宿便”的概念完全是一些人编造出来的,更有一些为了推销所谓的“排毒”保健品的目的,故意宣传错误的健康知识。


可怕的是,很多号称“排宿便”的产品其实是刺激性泻药,久服会影响水分和电解质在结肠内的吸收,长期频繁使用会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也曾有报道,一些女孩子因为长期吃减肥药,结果导致结肠变黑!而始作俑者就是减肥药中的蒽醌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很多号称“通便润肠”的药物中也有。


所以啊,不要诬陷可怜的大便了。


爱护肠道别等“有感觉”


1
冰冷食品刺激肠胃收缩


夏季天气炎热,身体容易出汗。刚刚经过高热环境后,若立刻喝上一瓶冷饮或者吃冰激凌、刨冰等冰冷食品,这种低温刺激会导致胃肠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造成生理功能失调。


2
高温易导致食物腐坏


夏季气温普遍偏高,食物不宜长时间保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或者辨别,就容易引发肠道细菌感染;夏季人们喜欢吃的夜宵,尤其是路边摊,如烧烤配啤酒等吃法易引发肠道不适。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很多人都觉得“拉肚子”是“小病”,实际上腹泻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如细菌病毒感染、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等均可引起腹泻。

别小看“拉肚子”的危害

胃肠道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唯一途径。腹泻时,摄入的食物和其他营养物质发生严重的吸收障碍,热量供给不足,使人感到头昏眼花、口干舌燥、四肢疲乏、心慌气短,甚至出现营养不良。


腹泻还可引起贫血、维生素缺乏,甚至导致电解质失调、酸碱平衡紊乱,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如果细菌借助肠道进入血液还会导致败血症,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如果“拉肚子”不及时就医的话,往往容易酿成大祸。


老人、儿童腹泻更危险

在所有出现腹泻的患病人群中,老人和儿童更危险。


这是因为老人各项身体机能衰退,急性腹泻易出现低血糖、心脑血管等并发症。钠、钾、钙、镁有维持血液酸碱度、神经传导和心跳节律的正常功能的作用,腹泻时这些阳离子缺乏,可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这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更为不利。


而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而言,因为机体含水量高,新陈代谢旺盛,对水的需要量也相对较多,按每公斤体重计算,儿童对水的需要量一般为成人的2—3倍。由于儿童肾脏和其他器官发育不完善,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浓缩及再吸收和排泄功能均较差,因此排出废物时需要更多的水分,如果水分不足,易发生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因此,当老人和儿童出现腹泻,一定要及时就医。


夏季保护肠道,重点预防“病从口入”

1. 不喝生水,勤洗手。

2. 尽量少吃冷饮,更不要一次吃太多。

3. 保持清洁,防止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和餐具。

4. 要选择新鲜食品,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

5. 尽量少在外面就餐。

6. 保持充足睡眠,护养正气,增强身体免疫力。

7. 运动要适量,过度运动或运动太少都不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