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这种植物不仅能做中药还能食用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
端午时节艾飘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的习俗。自古以来,民间认为艾草具有驱疫、避邪、防病等作用,那么这到底没有科学依据呢?今天小编就请来我院药学部专家韩光磊来和大家聊聊艾草。
艾草始于《诗经》,长于《离骚》。《诗经▪王风▪采葛》篇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可知早在西周时期我国民间就有采摘艾叶的习俗。屈原在《离骚》篇中也表明艾叶是战国时期常用的草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中载“艾,又名冰台、医草、黄草艾蒿,性温、味苦、无毒,具有温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等功效,常用于针灸”,可见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艾草的药用价值。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叶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能够平喘利胆,抑制血小板聚集,还具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
古代,瘟疫多发,其实质就是大规模集中爆发的传染病,在医学不发达的当时,生活中的一些有效的经验逐渐流传成了传统,并扩大成了习俗,端午悬挂艾草就是其一。
古人巧妙地利用端午这个节日,把预防疾病的科学措施与节日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节日的庆典中进行一次集体性的卫生防疫活动,这一点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值得今人去借鉴。
中医也认为,艾叶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外用能祛湿止痒。可治疗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脘腹冷痛,吐衄下血,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诸证。
艾叶在历代医案和现代中医临床均是常用药,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的是艾灸,艾炙是用干燥洁净的艾叶打成绒搓成团或搓成条,点燃灸于选定的穴位或病疼部位之上,通过艾的温热和药力作用刺激穴位或病疼部位,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治疾病的目的。
艾草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可做成艾糍点心,加工成各种菜式和药膳。
将艾叶洗净榨汁加糯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成软糯香甜的青团,还可做母鸡艾叶汤,挑选新鲜老母鸡1只,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起煮汤,味道鲜美,还具有补气摄血,健脾宁心的作用,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者可食用。
韩光磊提醒,艾叶虽好,其副作用也要注意。艾叶味苦,有小毒,成年人食用或煎服只能少许,不可过量,每日3~9g为宜。
伴着清香袅袅的艾草,祝大家端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