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影响的比较

《广东医学》 廖戮缪[1,2,3];蒙碧辉[1];陆丽莹[1,2,4]
摘要:
目的比较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MMI)与丙硫氧嘧啶(PTU)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过程中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甲亢患者189例分为MMI组97例及PTU组92例,初始剂量分别为MMI 30mg/d,PTU 300 mg/d,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维持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后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肝损伤发生率PTU组(18.5%)明显高于MMI组(7.2%)(P〈0.05),但出现肝损伤时间MMI组[(20±8.5)d]早于PTU组[(41±26.4)d](P〈0.05)。治疗前肝功能生化指标中至少有一项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以内者MMI组34例(35.1%),PTU组31例(29.3%),这些患者经用药后肝功能指标进一步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者MMI组占11.8%(4/34),PTU组有占19.4%(6/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是MMI组还是PTU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轻度异常者与对应的正常者比较,治疗后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无肝功能衰竭发生。结论 PTU较MMI更易令患者出现肝损伤,但MMI使患者出现肝损伤时间稍早于PTU;甲亢治疗前约1/3的患者即存在轻度肝损伤,但没有增加抗甲状腺药物肝损伤风险。
甲巯咪唑 , 丙硫氧嘧啶 , 药物性肝损伤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