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瘀止血片对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中医杂志》 沈霖[1];沈迪[1];高兰[1];刘仲萍[1];杨艳萍[1];谢晶[1];周丕琪[1]
摘要:
目的:观察消瘀止血片对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该病的可能机制.方法:148例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98例用消瘀止血片治疗;西药组50例用安络血及维生素C、K、P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止血疗效及血小板聚集恢复率,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及34例健康人(正常组)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Ⅸ、GPⅡb/Ⅲa、GPⅠb、GPⅡb、GPⅢa和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中药组止血总有效率为89.8%,西药组为54.0%(P<0.01);中药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恢复率为72.4%,西药组仅为4.0%(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GPⅠb/Ⅸ、GPⅡb/Ⅲa、GPⅠb、GPⅢa及p-选择素表达荧光强度均低于正常组(P<0.05);经中药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消瘀止血片在受体蛋白水平上调节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Ⅸ、GPⅡb/Ⅲa、GPⅠb、GPⅢa及p-选择素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出血性血小板病的疗效机理之一.
出血性血小板病 , 消瘀止血片 , 蛋白表达 , 患者 , GPⅡb/Ⅲa , 血小板膜糖蛋白 , p-选择素 , 流式细胞术检测 , 血小板聚集 , GPⅢa , 功能恢复率 , 西药组 , 中药组 , 正常组 , 可能机制 , 维生素C , 治疗前后 , 止血疗效 , 观察比较 , 总有效率 , 荧光强度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