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儿童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方案(2019年版)

鹤壁卫生计生

   儿童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儿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A(甲)、B(乙)、C(丙)三型。多呈学校、幼托机构和家庭聚集地流行性爆发。儿童流感起病急,大多数为自限性,临床表现多以高热、咳嗽、咽痛、流涕、喷嚏、恶心、呕吐为主, 但轻重差异较大,部分患儿(尤其是年幼儿童)出现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甚至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危及生命。属于中医学“温病”、“时行感冒”范畴。2018年入冬以来,我省儿童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当前仍处于流行高峰水平,经流感快速抗原检测以甲型流感为主。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省儿童流感的临床管理,发挥中医药辨治儿童流感的优势,在河南省儿童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方案(2018年版)基础上,结合我省今年发病特点,遵循中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原则,制订本防治方案。

一、病因病机 

病因为疫气,多为风热时邪,或夹湿或蕴毒。传变符合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肺主皮毛属卫,外邪上受,首先犯肺,表现为邪气犯卫证,绝大多数为风热表证,仅少数表现为短暂的风寒表证。表邪未罢,又入气分,卫气同病。表证已罢,正邪相争,邪入气分,根据病位之不同分别表现为热毒壅肺证及热入阳明证,我省见证以前者为主。邪气深入,灼伤气营,成气营两燔之证;重症可出现毒热内陷、内闭外脱证。后期伤及正气,邪退正虚,见气阴两伤、余热未清之正虚邪恋证。儿童正气不足,邪传迅速,易夹痰夹滞夹惊,参照感冒辨治,本方案不再赘述。

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冬春季多发,潜伏期一般1~7天左右,多为2~4天。

(一)临床表现

2019年度我省儿童流感临床特点鲜明:多有流感接触史,发病急,病情重,传变快,卫气营血阶段特点显著。初起邪在卫分,多数为高热、咽痛、咳嗽、周身酸痛、粘稠鼻涕或黄涕及喷嚏等邪热袭卫证候,少数表现为发热微恶寒、流清涕、喷嚏、咽痛、轻咳等风寒犯卫证,但较短暂。卫气同病者多表现为壮热恶寒,汗出,口渴,粘稠鼻涕或黄涕及喷嚏,咽痛,咳嗽等证候。邪入气分,表现为高热,咳嗽频剧,黄痰,胸闷气喘等热毒壅肺证及高热,口渴,汗出,烦躁,或便秘、腹痛等热入阳明证之阳明经证或阳明腑实证。病情进展,由气入营,表现为壮热,头痛,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斑疹隐隐等气营两燔,甚者神志昏迷、四肢厥冷等内闭外脱重症。后期正虚邪恋,表现为低热、乏力、轻咳少痰、咽痛声嘶及自汗或盗汗等气阴两伤兼余热未清证候。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为主,重症病例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

2.病毒抗原检测(快速诊断试剂检测):可用胶体金或免疫荧光法,由于本法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故对检测结果应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考虑。

3.其他:重症病例应进行血生化、影像学检查等。

三、诊断

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参考《儿童流感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及《流行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

(一)临床诊断病例

出现上述流感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证据或流感快速抗原检测阳性,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样症状的疾病。

(二)确定诊断病例

有上述流感临床表现,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

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方法)。

2.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

3.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重症病例诊断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 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

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四)鉴别诊断及类证鉴别

注意与普通感冒、其他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下呼吸道感染相鉴别。中医证候诊断注意类证鉴别。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察病机传变 温病传变,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过程,临证详察其证候类型。

2.审虚实变化 但凡温病,疾病初期以邪实为主,中期邪正相搏,后期多正虚邪恋。

(二)治疗原则

根据证候类型,适时选用辛凉解表、清热宣肺、清气泄热、清气凉营及益气养阴兼清余热之法,夹湿或蕴毒者酌加化湿或解毒之品,有兼夹证者随证治之。

(三)证治分类 

1.风热袭卫证

症见:高热、咽痛、咳嗽、周身酸痛、流稠涕或黄涕,喷嚏频作,汗出,头痛,口渴,咽红,舌质红,苔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药用:金银花12g、连翘10g、竹叶10g、荆芥穗6g、薄荷6g(后下)、淡豆豉10g、桔梗6g、牛蒡子10g、芦根15g、柴胡18g、黄芩10g、生石膏30g、知母10g、炙甘草6g。 (方中剂量为6~14岁儿童用量,其他年龄段酌情加减,下同)。

常用中成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儿童型双黄连口服液、金莲清热泡腾片、儿童抗感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及热毒宁注射液等。

注:若部分患儿早期表现为风寒表证,可予荆防败毒散或麻黄汤加减,但应酌加蒲公英、贯众等清热解毒药。

常用中成药:三拗片等。

2.卫气同病

症见:为壮热恶寒,汗出,口渴,粘稠鼻涕或黄涕及喷嚏,咽痛,咳嗽,咽红,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辛凉解肌,清泄里热。 

方药:柴葛解肌汤加味。药用:柴胡18g、葛根10g、黄芩10g、羌活6g、白芷6g、芍药10g、桔梗6g、生石膏30g、知母10g、金银花12g、炙甘草6g。

注:表现为中焦湿热为著者予达原饮加味 

常用中成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莲花清瘟颗粒(胶囊)及儿童型双黄连口服液等。

3.热毒壅肺证

症见:高热,咳嗽频剧,胸闷气喘,黄痰,汗出,口渴,咽喉肿痛,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 

方药:白虎汤合麻杏石甘加味。药用:生麻黄6g、炒杏仁10g、生石膏30g、知母10g、柴胡18 g、黄芩10g、金荞麦15g、鱼腥草15g、川贝母1g、炙甘草6g。 

常用中成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金振口服液、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及痰热清注射液等。

注:部分患儿以高热,口渴,汗出,烦躁,或便秘、腹痛等热入阳明证之阳明经证或阳明腑实证表现,可选用白虎汤及承气类方加减。热毒壅肺重者多表现为痰热壅肺、热结大肠之脏腑同病,可选宣白承气汤加减。

4.气营两燔证

症见:壮热,头痛,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斑疹隐隐,咳嗽气急,胸闷喘促,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舌质红绛,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气凉营。 

方药:白虎汤合清营汤。药用:生石膏30g、知母10g、水牛角24g(先煎)、生地10g、玄参10g、竹叶心6g、麦冬10g、牡丹皮6g、金银花6g、连翘10g、炙甘草6g。 

常用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羚珠散、紫雪散及热毒宁注射液等及喜炎平注射液等。

注:如热盛动血,可选用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加减;若热毒内陷、内闭外脱可用参附汤(可口服、灌肠或鼻饲)或参附汤注射液等,并配合西医抢救。

5.气阴两伤,余热未清(正虚邪恋证)

症见:低热,咳嗽,少痰,倦怠乏力,口干,咽痛声嘶,自汗或盗汗,纳差,舌红苔少,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清除余热。 

方药:竹叶石膏汤合生脉散。太子参10g、麦冬12g、五味子6g、淡竹叶10g、生石膏30g、半夏6g、陈皮6g、甘草6g。 

常用中成药:养阴清肺口服液及生脉饮等。

   6.加减

  在以上辨证基础上,如高热持续或有惊厥史可加用羚羊角粉、钩藤;痰多加全瓜蒌、川贝;便秘加生大黄;食欲不振可加用鸡内金、神曲;咽痛明显加牛蒡子、玄参;咳嗽加葶苈子、前胡及炙百部;泄泻加葛根、车前子;周身酸重疼痛加赤芍、三妙散;头痛加川芎、白芷;急性期各型可加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及绵马贯众等。

五、西药治疗

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可据病情选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注意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和疗程。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不建议使用。重症病例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具体参考《儿童流感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及《流行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

六、预防调护  

(一)避风寒:冬季风寒之邪当令,应注意保暖并适时增减衣物;避免人员密集场所逗留;外出尤其就诊时带口罩做好防护;尤其注意手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学校、托儿机构如出现集体发热,应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门,采取消毒隔离措施。 

(二)节饮食:饮食清淡、多喝水、多食用水果蔬菜及优质蛋白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慎起居:作息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注意适当锻炼身体。 

(四)和精神:保持心情舒畅,克服对流感的恐惧,心安而不惧,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五)预防方:

1.流感凉茶方(适合正常体质或偏热体质者):生石膏30g、绿豆50g、蒲公英15g、竹叶15g、芦根30g,水煎服,代茶饮,为一人一日剂量;

2.贯众汤:绵马贯众50g,水煎服,可供四人一日用量;

3.流感代茶饮方(适合体质偏弱见气阴两虚证者):太子参3g、石斛3g、麦冬3g、金银花3g,泡茶饮用,每日一剂,为一日一人剂量;

4.五根汤(适合正常体质或偏热体质者):板蓝根30g、白茅根30g、芦根30g、紫草根30g、葛根10g,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为一日一人剂量。

来源:鹤壁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




欢迎投稿

邮箱:hbswjwxcfz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