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精彩回顾:河津市: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
“病有所医”,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福祉。河津市积极响应群众呼声,因病开方,对症下药,稳步推进市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形成了以市直为中心,以乡镇为枢纽,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多级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让改革红利惠及全市9个乡镇(街道)148个行政村40万人民。
河津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新院风貌
扬龙头 打造医疗航母
“在省院专家的指导下,我院开展了心脏冠脉介入诊疗术,95%的心梗患者都能留在本院进行治疗。”河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李天杰介绍说“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早在2016年,河津市人民医院就被山西省人民医院正式托管。依托省院托管的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河津市人民医院整合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疗集团,不断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全力打造一体化改革的“龙头”。
院长刘俊深入临床教学查房
省医院采取“团队对团队”“科室对科室”的导师制方式,先后派遣89批专家1670人次,对市院的临床、医技等业务等进行传、帮、带、教。派遣普外科、泌尿外科、介入科等6名常驻专家,帮扶指导介入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肾内科和核磁室等重点学科建设。介入科成立一年多来,成功开展659例介入手术。今年4月10日,省卫生计生委核定河津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为三级综合医院。
河津市医疗集团省院长驻专家帮扶指导
全面实施联通省、市、乡、村的“互联网+健康”工程,建立了智慧医疗云平台监控中心,远程医疗、公共卫生、签约服务等医疗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形成信息一体化新格局。将市中医医院、市妇幼院、市疾控中心等有关业务纳入统一管理,打通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的通道,实现医疗与公卫无缝对接。
医疗集团还制定常见病双向转诊指南,开辟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细化分级诊疗病种,在市域内实行按病种付费,县域外实行限额补偿,市域内患者就诊率达88.9%。
强龙身 建设区域中心
急救车、除颤仪、呼吸机……河津市僧楼镇中心卫生院抢救室内,各色功能的全新抢救设备应有尽有。配备的移动查房车,通过与医疗集团会诊中心远程对接,实现了市医院专家与乡镇病人面对面诊疗。目前,该院已成为运城市北部副中心城市的“医疗中心”,除覆盖满足辖区内医疗需求外,并辐射周边万荣、稷山、新绛、乡宁、吉县5个县市。
河津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医生在集团僧楼镇中心卫生院坐诊
为不断推进医疗资源下沉,河津市医疗集团充分发挥抱团发展优势,对各分院实行“一盘棋”管理。设立12个专家工作室,组织3支下乡义诊巡讲团,通过省帮县、县帮乡,实现集团内同质化管理、同质化服务。为基层医院招聘175名医护人员,占编率达到85%。今年以来,集团共下派医务人员1245人次,门诊接诊3276人次,培训医护人员7800人次。同时,采取“省市医护人员走下去,乡镇卫生人员送上来”的办法,对80余名医护人员开展轮岗轮训。定期举办村医能力提升班,每周六集中授课4个学时,对376名村医进行了专业知识培训。
目前,城区和清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省级“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示范单位”称号,5个乡镇卫生院获得省级“群众满意卫生院”,39家村级卫生室获得运城市“群众满意村卫生室”,全市157个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群众就近看病提供了便利。
活龙尾 守护家庭健康
11月6日,患有高血压的僧楼镇马家堡村村民张有念,在家里接受了村医面对面随访检查。她高兴地说:“咱也有了家庭医生啦。”
集团马家堡村卫生室医生用健康一体机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
今年以来,河津市积极推行“1+1+x”(1名村医+1名乡镇全科医生+X名县级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民生工程,146名二级医疗机构专家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57个,实现了“让家庭拥有医生、让医生进入家庭”。
河津市医疗集团智慧医疗大厅远程会诊平台
市医疗集团与医保部门签订协议,实行医保总额预付、打包付费、结余归己、超支合理分担,利用医保杠杆作用,助推医疗集团从治病挣钱向防病省钱转变。同时,对贫困人群构筑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助“三重医疗保障网”,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管理一批,重病兜底救治一批”行动计划,使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医改带来的红利。
樊村镇的田女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住院一星期,花费2861.82元。根据健康扶贫的优惠政策,实行一站式结算,共报销了2847.63元,报销比例达99.50%。
河津市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为群众捧上一份沉甸甸的惠民答卷:全市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整体就诊水平显著提高,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基层医院的收费标准。市人民医院院长刘俊介绍说:“今年以来,市医疗集团的门诊增长18.4%,住院增长30.5%,开展新技术、新项目96项。基本实现医疗业务和服务能力双提升、医疗人才和基层服务水平双提高、群众和医护人员双满意。”
原载于《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