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战胜卒中!再立人生!--预防脑卒中,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
2018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约有196万人死于脑卒中,将近占全年全国总死亡人数的20%,是我国居民死亡首位原因。患病后,存活人群中有70%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整个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负担,是导致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和实践表明: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要把脑卒中防治的科学知识普及给广大民众。
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第十三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战胜卒中,再立人生”,宣传口号是“早诊早治”。
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朋友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呼吁关注脑卒中防治,宣传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现脑卒中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我院卒中中心于11月1日开展了义诊和科普讲座活动。
义诊活动
由李宏志院长带领的“红手环志愿者”团队在现场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专业的义诊咨询服务、测量血压服务,并免费发放宣传资料。此次活动共吸引了近200人前来参加。
由我院卒中中心护士郑菊为患者及家属讲解脑卒中疾病的健康宣教知识,并免费发放宣传手册。今日的“中风课堂”共吸引了20余人前来参加。
科 普 小 课 堂
脑卒中”的定义与特点
“脑卒中”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
“脑卒中”的高危人群标识
脑卒中风险初筛评估对象的年龄为35岁以上,内容包括以下8点:
1.有高血压病史(≥140/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者;
2.有房颤病史或脉搏明显不齐者;
3.吸烟者;
4.血脂异常或未知者;
5.糖尿病患者;
6.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3次、每次≥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1年。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视为有体育活动)者;
7.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kg/㎡)者;
8.有脑卒中家族史者。
“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和可干预两种。
一、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遗传性是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
高血压病被认为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的人比无高血压病的人患脑卒中的危险高7倍。
2.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提早10—20年,发病率高2—4倍。
3.心脏病
脑卒中是房颤患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8%—12%。
4.高脂血症
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同时升高,对缺血性脑卒中是危险因素之一。
5.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肥胖者,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6.吸烟
近年的研究已得出明确结论,吸烟可增高脑卒中的风险,特别是容易引发脑血管堵塞。
7.酗酒
无论一次醉酒或长期大量饮酒,都会增加脑出血的概率。酒精可通过升高血压、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心律失常、降低脑血流量等引起脑卒中。
“脑卒中”的预防
一、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基础,平时主要应做到:饮食要清淡;适度增加体力活动;克服不良的嗜好,如吸烟、嗜酒、久坐等;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便秘;注意天气变化;每天饮水要充足;看电视、上网等不要太久;保持情绪平稳;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2.控制体重
超重者和肥胖者通过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降低卒中发病的危险。
3.适量运动
采取适合自己的体力活动方式来降低卒中的危险性。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3次适度的体育锻炼活动,平均每天活动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快走、慢跑、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等)。
4.戒烟限酒
吸烟者应戒烟,不吸烟者也应避免被动吸烟。不饮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的方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饮酒者应适度,不酗酒,限每天白酒<50ml或葡萄酒<100ml或啤酒<300ml。
5.合理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等,把好脑卒中预防的第一关。低糖、低盐、低脂饮食等有益于脑卒中的预防。
6.定期体检
7.注意季节变化
8.预防脑卒中要从幼年开始
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针对已经有脑卒中症状或已经发生脑卒中后的患者而言,这些人需要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
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个是控制危险因素;另一个是靠可持续的药物治疗。只有坚持二级预防才能够有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有效降低复发率。二级预防提倡“双有效”,即有效药物和有效剂量,吃吃停停是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禁忌。
宁南县人民医院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方便病人,一切为了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