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

丰瑞医药

2018-11-14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旨在关注家庭在糖尿病预防、管理和照顾方面的重要作用。



糖尿病就是尿糖高或血糖高?没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就没有糖尿病?确诊糖尿病后,是不是就不能吃含糖、胆固醇的食品?血糖降得越低越好?……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对糖尿病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今天我们一一为大家答疑。


误区1少吃糖一定不得糖尿病  


解析:糖尿病目前没有单独而明确的病因,通常认为与遗传、饮食习惯、吸烟、酗酒等有关。因此,如果一个人的胰岛功能正常,能够正常分泌胰岛素,摄入的糖也能被利用、分解、处理,血糖也会在正常范围。反之,如果一个人胰岛功能异常,少吃甚至不吃糖,也会有糖尿病发生的可能。



误区2、糖尿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主食 


解析:不完全对。糖尿病患者真正需要少吃的主食主要是精白米面,我们提倡杂粮主食,如黑米、黄米、薯类、大豆等。现在的精白米面,除损失了维生素和矿物质外,升糖指数也高,的确不利于控制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误以为控制血糖就是不吃或少吃主食,其实饮食控制是指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单单控制某类食物是不合理的,过度控制还可引起低血糖及营养不良。


误区3、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吃“无糖食品 ” 


解析:无糖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也是含糖的(专业术语“焦化反应过程”),如果吃多了,摄入的热量就多了,血糖自然也就高了。

很多所谓的“无糖食品”,比如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藕粉等,虽然不含有人工添加的蔗糖,但仍然含有大量淀粉,有的甚至还添加了淀粉糖浆、葡萄糖浆、麦芽糖浆、麦芽糊精等。它们升高血糖的速度毫不逊色于日常所吃的白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还是少吃为妙。


误区4、糖尿病一定会遗传 


解析:糖尿病的病因中有遗传因素,但不是100%遗传。如果一对夫妇均患有糖尿病,则子女糖尿病发生率比较高;若父母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相对较低。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目前无法调控,但是携带糖尿病易感基因的人并不都会得糖尿病,环境因素在目前日益增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环境因素主要有饮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吸烟、精神紧张、应激等。一些研究显示,食物中混杂过多的化学物质(如农药、化学添加剂等)、环境中无形的电磁辐射等也会导致糖尿病发生。通过改善环境因素可以预防或者延缓2型糖尿病发生。


误区5、胖子才得糖尿病 


解析:有的人认为“只有胖人才会得糖尿病”,仗着自己长得瘦,饮食、生活习惯都不注意,经常吃大鱼大肉,且吃饱就睡,结果体检报告一出来,血糖、血脂都超标了。还有一些人,突然变得能吃能喝,体重却不断减轻,自以为是减肥成功了,却不知道这是糖尿病的症状。

只能说与瘦人相比,肥胖者患病几率更大,但这并不等同于只有肥胖者才会得糖尿病。瘦人在糖尿病其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也可能患病。


误区6、血糖降下来就能停药了 


解析:糖尿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服用降糖药物只能控制血糖,并不能使糖尿病完全治愈,故血糖控制好之后,仍需在医生指导下继续用药,使血糖保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血糖降下来后,仍需注意饮食和运动。如果停药,血糖就会复升,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因脏腑功能开始减退必须坚持吃药。


误区7、喝酒能治疗糖尿病 


解析: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大致有两个来源:一是饮食吸收,二是体内储备。酒精能抑制储备的动员过程,所以不吃饭单饮酒确实可以暂时降低血糖,但酒中无任何糖尿病患者所需的营养,所以,寄希望于喝酒治疗糖尿病是万万不可的。


误区8、少吃多餐不利于血糖控制 


解析:很多人认为少吃多餐会增加热量,不利于血糖的稳定。其实科学的少食多餐是指将一天已经定量的食物分四餐、五餐甚至六餐的形式分开进食,而不是无定量的少食多餐。每餐少吃点,这样就不至于使餐后胰腺负担过重,血糖也不至于升得太高,从而避免餐后高血糖。



多餐则是在两餐之间加一次缓冲餐,这样既可以避免药物作用达到高峰时出现的低血糖,也可以避免饮食总量过少而影响人的体力和体质。


误区9、控制好血糖不一定会减少并发症  


解析:研究表明,大幅度的血糖波动可以加重大血管反微血管的损害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因此,将血糖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可大大降低糖尿病的并发症。


误区10、只吃素不吃荤可以控制血糖  


解析:糖尿病患者不吃肉类会导致蛋白质不足,抵抗力降低,更易发生感染。而且没有了肉类带来的饱腹感,糖尿病患者会饿的更快,应该注意日常饮食的平衡,只要注意好量,肉、菜和水果都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