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洗手日十周年啦!您会洗手吗?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全球洗手日十周年啦

您会洗手吗?


全球洗手日的由来





全球洗手日是一年一度的全球宣传日,为每年10月15日旨在提高人们对用肥皂洗手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因为洗手是最简单、有效和经济的预防疾病和挽救生命的方式。 它起源于2008年,由促进用肥皂洗手公私伙伴(PPPHW)组织发起了“全球洗手日”的活动倡议,当时全球70多个国家的超过1.2亿儿童用肥皂洗手,之后每年都有超过2亿人参加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的庆祝活动。全球洗手日得到各国政府、国际机构、民间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私营公司和个人的广泛认可。今年已是“全球洗手日”十周年,您会洗手吗?


洗手的曲折历史进程



当你打开水龙头,按压出洗手液,在掌心揉搓出泡沫时,你是否意识到这当中凝结着200多年来世界各地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研究成果甚至是曲折经历?


看似简单易被忽略的洗手,其实也有一段不简单的历史历程--



1800年,匈牙利产科医生Semmelweis首次发现洗手在产科分娩患者中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他采用氯化石灰溶液(漂白水)进行手消毒,使医院产褥热的发病率从10%下降到1%。被人尊称为手卫生的鼻祖。



1867年,英国著名外科医生Lister在法国微生物学家发现微生物的基础上,首先阐明了细菌与感染的关系,并提出了手术后切口感染与医生的手、患者的皮肤消毒不严有关的论断。通过使用石碳酸溶液消毒医务人员的手,使截肢手术的病死率从45.7%下降到15%



1961年,美国公共卫生部就洗手技术,操作规范等对医务人员开展教育,并要求在接待患者前后用肥皂和水洗手。



2008年,“全球洗手日”诞生,PPPHW号召人们每年10月15日开展用肥皂洗手的活动;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经常洗手的良好卫生状况和习惯,改善世界亿万人的卫生健康。


2018年全球洗手日宣传主题



2018年全球洗手日主题为“Clean Hands – a recipe for health(干净的手——健康的秘诀)”,旨在强调洗手与规范的食品卫生和营养之间的联系。俗话说“病从口入”,洗手和饮食与营养息息相关,让我们认真思考洗手的重要性,按时按质洗手,守护我们的健康!

洗手小贴士



洗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大学问,日常生活中双手的拿、取、接、送等动作,都有可能导致“病从口入”,我们每天都在洗手,但大多数人只会搓洗手心、手背,您是不是也很好奇如何科学正确洗手什么时候要洗手,怎样洗手才正确?下面感控君将附上攻略,敬请笑纳!


1.什么时候要洗手?

▲在打喷嚏后擦拭鼻子:准备食物之前、期间和之后

▲进食前

▲在照顾生病的人之前和之后

▲治疗伤口或伤口前后

▲使用厕所后

▲换尿布或清理使用厕所的孩子

▲擤鼻涕、咳嗽或打喷嚏后

▲触摸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

▲处理宠物食品或宠物用品

▲接触垃圾后




2. 如何洗手?

润湿手:用干净、自来水(暖和或冷)湿润双手,关掉水龙头,涂抹肥皂。

▲取皂液:用肥皂或洗手液,揉搓双手,搓出泡沫。

▲揉搓:揉搓双手至少20秒钟。揉搓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搓时切勿冲水,一定要把你的手背、手指之间、指甲缝洗干净。(不需要计时器,哼唱“生日快乐”歌从头到尾两次。)

冲洗:在干净的自来水下冲洗双手。

干燥:用干净的纸巾擦干你的手,或者用烘干机干燥。

小贴士

1.洗手姿势:正确的洗手方法应该是将手指间向下,双手小垂,让水顺手指冲下,这样能让水流顺势流下,让污垢随着水流冲走,而又不会弄到手臂上。



2.使用以酒精为基础的手消毒剂:到医院探访朋友或家人;当流动水和皂液不可及时,使用含酒精浓度至少60%以上的手消毒产品洗手,并在有水源时立即洗手。(当手部有明显可见污染时不能使用手消毒剂)。


3.双手洗干净后,不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先用干手纸巾包裹着水龙头或泼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4.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或纸巾,干手纸用后应妥为弃置。


5.医务人员专业的揉搓技术。



必要时+

6.洗手这件“简单的小事”也与我们每一位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针对大众的洗手和倡导洗手运动,要铭记以下五点:


1)清水洗手远远不足以洗去细菌;


2)用肥皂和洗手液洗手有助于预防多种威胁儿童生命的病菌侵害;


3)洗手的关键时刻包括:如厕后,给孩子清洗屁股后和接触食物之前;


4)正确洗手是最经济、最简单的健康干预;


5)儿童将成为促进改变的使者。



正确的洗手方法,需要每一个人去掌握并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只有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全国和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够坚持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它的社会健康效益才能得到体现,“全球洗手日”才会“不仅仅是个纪念日!” 让我们一起关注手卫生,正确洗手,手“筑”健康,携手共享共建美好的生活!


来源/科普组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