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漫步一一大英帝国崛起之谜

正清制药

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
    文明是文化的总和。

                                                 一一题记



摘要:英国崛起的核心原因是近一千年来,英国通过教育、政治、经济三大革命创造了一系列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共生结合机制,精准的找到了这三大领域的共生点,使人性得到极大的解放,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综合国力达到了民族国家国力的顶峰,冠绝群雄,称霸世界。

2018年月14号至22号,正清共生考察团实地体验大英帝国文明,短短九天,情景交融,冲击灵魂,感触良多,不吐不快。

英伦三岛面积相当于广西,24万平方公里,人口6500万,比湖南少300万,近千年来思潮汹涌、人才辈出、异军突起、称霸世界。

当今,美国传承接力,英美体系继续称霸…… 原因何在?规律可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我看来,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千年大计、三大革命:教育革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



教育革命一一千年人才大计

 

英国简史

英国人源于公元前二千年间本土的皮克特人与印欧古凯尔特人的不断融合。

公元第一个千年,经罗马人统治四百年。

公元597,圣·奥古斯丁到达不列颠,使当地人从此昄依基督教 。
公元第二个1000年,经历诺曼底等8个王朝,到汉诺威王朝达到顶峰,称霸世界。

牛津剑桥成立

12世纪以前,英国没有大学,所有人需到法国巴黎大学或其他欧陆大学求学。

牛津大学始于1096年的牛津市的一个培训班。

1167年,法兰西国王与英国国王发生争吵,所有在法国巴黎学习的学者和学生,全部被驱逐回国,聚集牛津,经国王亨利二世批准正式创立牛津大学。

同样狗血的是,1209年,两名牛津的学生杀死了一名妓女,引起了居民的愤怒。居民杀死两名学生,并到处追杀牛津大学的师生。一部分牛津师生拼命逃窜,一直逃到150公里外的小镇剑桥才敢停,安顿下来之后,就地创立了一个新学校,剑桥大学。自此后,牛剑合璧,共同竞争发展。其创立的联邦学(书)院制、本科导师制,有机结合,成效斐然,迄今为此,仍是培养大学生、高等精英人才最好的模式,独领世界大学的风骚。

联邦书院制度

中国书院是起始于唐朝的教育机构,岳麓书院等四大书院以藏书、修书、讲学、培养学生做人做事为宗旨闻名于世。

明清两朝各类书院以培养学生科举考试为目标。

1901年清政府下旨将全国大小书院统一改为高、中、小三类学堂。

1905年废除科举,与国际接轨,至此,传统的中国书院文化中断,消失殆尽。

与中国书院命运恰恰相反,起始于1167年的牛津、剑桥等大学的书院联邦制度,则逐渐地做强做大,成为世界的主流。

联邦书院具备较完整的独立性,他们负责筹资,招收管辖自己的学生,并有各自的组织架构,负责安排学生一切衣食起居,授课及学生活动,提供了一个生活、学术与社交的重要场所。大学的治理结构由各个书院独立的行政机构,及以校长为首的中央行政机关组合而成。

联邦书院制有三大特色:

其一全面体现了全社会办学校的理念,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资源都可以整合到这个平台,如女王的丈夫菲利蒲威尔士亲王亲自兼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的校长。

其二,书院有完整的独立的运作体系,并由知名的学者负责运作。有助于师生独立之精神的培养,独立思考意识的培养。

其三,书院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天堂

一个书院就是一个大型师生互动社区,不同学院和系别的学生可以住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一起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和娱乐活动,跟很多老师一起共进晚餐和交流。各个书院举行的诸如社交礼仪讲座、写作培训、面试工作坊等形形色色的活动,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策划筹备,既锻炼学生能力、获得通识教育学分、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也加强了学校、学院与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归属感。

最意外的收获是,联邦书院制的体系竟然成了未来英联邦、美利坚合众国政体的学习模板。

导师制度

15世纪初,牛津大学的威廉.威克姆创立本科导师制,被各大学迅速采用:为每一位本科生安排一位特定的导师,可以就各种问题与导师讨论,将来找工作、继续学习都需要这个导师写的推荐信,大大加快本科生从高中的纯粹知识学习生活到大学的学术创新学习生活的转变,大大提高本科生的科研水平;导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年轻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所提问题中获得灵感,发现能干的学术助理等。

导师制优势明显:

其一,激发导师,促进发展。导师都为学术有成就的老师,大学里大家云集,观点纷呈,定向培养,制度传承,增强力量,促进交流。

其二,终身负责,师生双赢。择师选生,师生各遂其愿,朝夕相处,感情深厚,导师答疑解惑,诲人不倦,弟子尊重崇敬,至真至诚,尊师爱生,终身负责。

综合上述,正是联邦书院制与导师制相辅相成,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具独立性的,最具创造性的师生群体,传承至今,炼就了大英帝国崛起的思想体系、人文精神、科学意识和人才基础:

近千年中,牛津大学涌现出了思想巨匠如斯密、洛克,培养了27位英国首相以及数十位世界各国元首、政商界领袖。截至2017年,共有66位诺贝尔奖得主,4位菲尔兹奖,5位图灵奖得主……

剑桥大学涌现出牛顿、达尔文等一批引领时代的科学巨匠;造就了培根、凯恩斯等贡献突出的思想学者;培养了弥尔顿、拜伦等开创纪元的艺术大师,走出了8位英国首相。截止2017年,共有1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位菲尔兹奖得主、6位图灵奖得主……


 

政治革命一一千年政权大计

 

英国影响世界的政治革命,无疑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成为英国称霸世界的政治基础。然而,革命不是一日之功,英国的宪法政治有其漫长的历史渊源。

议会诞生

1086年:征服者威廉一世发布《末日审判书》,第一次普查清楚英国的土地及人民资源,开始可定量的国家治理。

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由贵族及各界代表们提出的《大宪章》,历史上第一次国王的绝对权力被限制。

1258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的妹夫西蒙·德·孟福尔男爵武装闯宫,迫使亨利同意召开会议签订限制王权的“牛津条例”。根据牛津条例,国家权力由贵族操控的十五人委员会掌握。为此引进了新名称——Parliament,此词出自法语,意为“商议”,后在英语中,表示议会。

1265年,召开了第一次议会会议,这标志着英国议会的产生。14世纪上半叶,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称贵族院,下院称平民院。

光荣革命

1640-1642年议会斗争:

查理一世为了筹划军费,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议会同国王进行抗争,起草了《大抗议书》,抨击查理一世暴政,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监督国王和大臣的活动。查理一世拒绝接受《大抗议书》,最终和议会决裂。
1642-1649年内战:

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组织王军,向议会军发起进攻。1643年,克伦威尔前往英格兰东部,募集了一支主要由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骑兵,在马斯顿荒原战役(1644.7),纳西比战役(1645)等战役中屡次击溃王党军。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处死。英吉利共和国时代开始。

1649-1653年 英吉利共和国成立。

1653-1659年克伦威尔独裁时期

1653年4月30日,克伦威尔发动政变,解散议会。12月16日,他正式宣布自己就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1649年占)的“护国主”,英吉利共和国时代结束,以克伦威尔的个人军事独裁为特色的护国政体时期开始。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英国重新进入混乱时期。

1660-1689年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二世)复辟。

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弟弟詹姆士二世继位,实行血腥报复。

1688年6月20日,詹姆斯得子。其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没有希望继承王位。为防止天主教徒承袭王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由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名人出面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信奉新教的威廉接受邀请,并于9月30日发布宣言,要求恢复他的妻子玛丽,即詹姆斯二世第一个妻子所生的长女的继承权。1688年11月1日威廉率领1.5万人在托尔湾登陆。消息传到伦敦,詹姆斯二世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获送回伦敦。后经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

1688年12月威廉兵不血刃进入伦敦。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斯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同时议会向威廉提出一个《权利宣言》。宣言谴责詹姆斯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威廉接受宣言中提出的要求。宣言于当年10月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1.国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2.国王无权废止议会通过的法律;3.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4.人民有请愿权;5.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不得因政治行为拘禁议员;6.必须定期召开议会。1701年,议会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一法案的实质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规定国王的法令必须由有关大臣的签署才能生效,所有大臣必须执行议会的决议,不同意议会的决议,大臣就须辞职。根据这个法案,大臣便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国王负责,英国国王变成了“统而不治”的虚君,政权完全落入以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新贵族为主的议会之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这次政变没有流血而获得成功,因此史称“光荣革命”。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君权与民权如此有机的结合,完美地实现了2000年前孟子的民贵君轻王道思想。

思想溯源

公元前384年一322年,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认为,一切政体都要有三个要素成为其构成的基础,即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机能。在这三种机能中,议事机能是最高最基本的机能。只有这三种机能能完全具备的政体才是健全的政体。

1690年洛克的《政府论》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国家存在着三种权力,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最高权力为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对外权涉及和平与战争、外交与结盟,也为国王所行使。

1748年,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主张必须建立三权分立的政体,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组成国家。进一步完善了洛克的三权分立理论。

1776年7月4日,美国大陆会议在费城通过的美国《独立宣言》,1782年独立战争胜利,1789年第一届国会产生,选举总统,联邦宪法生效,以完整的三权分立的宪政理论体系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超越英国称霸世界。



经济革命一一千年民生大计

 

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民生就是第一要务。从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真正推动全球融合的经济革命发生在英国:斯密革命+工业革命。

古代的经济思想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的经济思想是独重农业,视工商为有损于农业的活动,韩非第一次提出“农本工商末”,并被汉初儒家接过去大事宣扬使“重本轻末”成为封建地主经济全期的支配观点,2000多年不变。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至公元前322年)认为,获得财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然的方式,如养殖蜜蜂、种植农作物等;另一种是交换的方式,如物物交换,货币交换。他倾向于自然农业的生产财富方式。

圣经认为,神会自动的赐予经济增长,人们工作是对的,但人们追求财富是错误的,放贷人和贸易商是行为不轨的人,财产权是必要的罪恶。

斯密经济学革命

早期重商主义威廉·斯塔福(1544年一1612年)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物为托马斯·孟(Thomas Mun 1571~1641)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即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商品的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量。16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力图通过实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即奖出限入的政策措施, 保证对外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他们均认为货币金银是国家财富的标志。

弗朗斯瓦 · 魁奈 (FransoisQuesnay,1694—1774) 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的“自然秩序”论,认为国家财富的基础是土地。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赋税论》,认为国家财富的源泉是劳动,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第一次提出劳动价值论。

亚当·斯密,与上述经济学家来往甚密,博古通今,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国富论》已基本完成,又花三年时间润饰,首版于1776年3月,7月,美国《独立宣言》发表。

《国富论》共分五卷。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国家财富的来源――劳动,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

书中总结了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其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对世界社会的发展方面,《国富论》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分工理论)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有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

亚当斯密第一次发现了人类进步的内在规律,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无时无刻的调节着社会:在既定的社会规则前提下,人们可以放胆的追求自己的私利,其结果必然促进社会的公益,甚至比自己想专门去做的效果还要更好。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公权力与私利能如此巧妙结合的机制,起码在经济领域,政府等公权力可以尽量少的干预放手让经济自由发展,一种恐怖的生产力即将释放出来。

工业革命

至此,大英帝国在思想创新、人性解放、科学创立、技术发明、制度创造、资本积累的诸多重大有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古老产业机械化,新兴产业此起彼伏,工业革命如期而至。

人性解放

君主立宪制,确保了人民政治权利,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实施,确保了人们的经济权利,从而英国人民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人身权利,获得最大的人性解放。

科学创立

弗兰西斯-培根(1561年—1626年)。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其《新工具》具有划时代意义,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提倡认识自然要通过科学实验,实验是观察、认识和形成知识有效途径,奠定了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

伊萨克·牛顿(1643年—1727年)继承和发展了伽利略的科学突破,发明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发现了力学三大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这一系列自然科学成果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技术发明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大量的实践中,一大批的发明创造,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棉纺织技术: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首先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一倍。

1764年,织工兼木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即珍妮纺纱机(以他的女儿的名字命名的)。它能同时纺16—18个纱锭,提高了工效15倍。

1769年,理发师兼钟表匠理查德·阿克莱特制造了水力纺纱机。从此,机器转动不再用人力,这是一个重大进步。

1771年,在得比附近的克隆福得建立了第一座棉纱厂,雇了600个工人.这样就突破了原来的手工工场阶段,开始进入近代机器大工厂阶段。

1779年青年工人赛米尔·克隆普顿综合了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mule,音译为缪尔纺纱机)

1785年,工程师埃地蒙特·卡特莱特制成了水力织布机,提高了工效40倍。

1791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织布厂。如净棉机、梳棉机、漂自机、整染机等,都先后发明和广泛使用.这样,棉纺织工业整个系统都实现了机械化。19世纪初,英国整个轻工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动力技术:1769年,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机械师詹姆斯·瓦特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多次试验,制成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1782年,他经过改进又制成了联动式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使人类由二百万年来以人力为主的手工劳动时代进入了近代机器大生产的蒸汽时代。到1825年,英国已有蒸汽机1.5万台、马力37.5万匹。

制度创造

1688年光荣革命前后,随着政治制度一系列的创新,新的经济制度也在不断的创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各类制度纷纷登场,规范各类市场行为,保护市场主体,不断优化。

创新制度:1624年,英国颁布了《专利法令》,被称为“第一个包括各项要点的国家专利法”,准许发明者有一定年限的专利权。专利制度的建立为知识财产的所有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创新的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保护发明者的权益,从此,使创新得以持续不断地开展。

财产制度:1679年通过《人身保护法》,给私人的生命财产以法律上的保护。

交易制度:政府颁布了无数的关于商品交易、证券交易的法案。关于合同的法令到19世纪后半期定型,1882年颁布的《期票法》,1890年颁布的《合伙契约法》1893年颁布的《货物买卖法》。

监督制度:建立了保护消费者的商品检验制度和价格控制制度。政府用法令形式规定货物如何制造、丈量或买卖。

投资制度:1734年,议会通过《取缔证券投机法》“禁止进行股票投机买卖的可耻行为”,保护投资者。

劳动制度:建立了保护劳动者的评定工资制度、工厂法和济贫法。1700--1750年曾颁布或重新颁布评定方法有30多次。工厂法于1802年颁布,对劳动时间、劳动保护以及童工的使用和教育做了一些限制和规定。

企业制度: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并发行了股票,不久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张上市公司股票。 此间,英国的股份公司也出现了,仅1717年就成立了1800家之多。

金融制度:1694年,英吉利银行宣告成立,这是英国的第一家银行。1698年,英国的股票交易所开始营业。1755年,仅国家银行就有12家。银行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重要杠杆,起到了收集社会资金,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逐渐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税收制度:征税范围几乎无所不包,如直接税、财产税、土地税……1688年-1755年,英国的消费税就增长5倍,保证了大英帝国迅速扩张的各项开支。

资本积累

英国资本积累主要依靠原始积累和市场积累。

原始积累:圈地运动,从13世纪起持续近600年,其结果是农民与土地分离,农村资本主义化完成,大批农民变成自由的工人,客观上有力的支持了工业革命。

殖民掠夺,通过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的商业战争,到18世纪最后30年,成为世界第一商业和殖民强国。对殖民地进行直接掠夺,1757—1815年间,英国政府从印度搜刮的财富即达10亿英镑以上。

市场积累:对外贸易,英国对外贸易在18世纪前后增加了近6倍,从1698年的11900万英镑增加到1802年的72 800。国内积累,随着国内生产力的上升,国内资本积累显著增长。

新兴产业

英国的毛织业是十三四世纪由尼德兰工人引进的,16世纪中叶,英国羊毛织品的输出占全部输出商品的80%。到17世纪初,羊毛品的制造业已普及到全国,大约有1/5的人口从事这项事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在工业革命期间,棉纺工业由于机械化而迅速成长迅速成长。与此同时,一大批新兴的行业应运而生,如棉纺织业、采煤、制铁、玻璃和造船,此外,由于机器设备的系统使用,冶金业、采矿业和采煤业也后来居上。

工业革命的过程是发明促进发明,各工业部门发生连锁反应。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工作机到发动机,互相促进、互相推动,最后形成一个机器生产的完整体系,从18世纪中叶起到19世纪中叶止,大致用了一百年的时间。

又一百年,因电的发明触发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因核武器的发明,因计算机发明的引发的信息革命正在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革命成果 一一大英帝国崛起

 

经过千年积淀,三大革命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使英国政治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军事力量逐渐增强,最终均登顶世界,大英帝国崛起,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终结了西班牙的海上霸权。

1654年开始的英荷三次海战,使荷兰实力大为削弱,海上马车夫由英国取代。

1756年。英法七年战争,最终以英国胜利告终。英国取得完全的海上霸权。

1803年至1815年的拿破仑战争,最终以英国为主的反法联盟取胜,英国的地位更加巩固。

1853年至1855年的克什米亚战争,英法联军取胜。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法为主的联盟国取胜。德国为主的协约国战败。战后,英国的霸权达到顶峰。

英属殖民地囊括的国家共84个国家地区及一些皇家属地、海外领地等合计有100多块。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65年曾这样描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地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

1939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美国苏英为主的反法西斯同盟取得胜利,德国法西斯联盟战败。英国实力大为削弱,战后,美国取代并继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综上所述,近千年来,大英帝国在教育革命的基础上,在光荣革命产生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的保护下,斯密革命与工业革命双剑合璧而引起的种种因素相互交叉作用,这些因素作用不断积累触发了一种连锁反应,即一个递增的、自我持续的经济与技术发展过程,产生了一种强大的生产力,导致了一场空前的社会运动,向全球蔓延,势不可挡,这就是大英帝国的崛起之路,美利坚的传承称霸之路。

 


千年一梦一一第三个千年来了!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公元第三个1000年如期而至,由英美体系主导而触发的全球深刻融合方兴未艾,全球共生势不可挡,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跃然纸上。

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止的中华文明以其巨大的包容力、创新力、生命力正在重新崛起,注定再次成为世界文明的主角。

基于一国称霸世界的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治理体系,正在日益成为全球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障碍。

人类呼唤基于全球文明的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治理体系!

中华文明,您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