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的“第三只眼” ----------B超引导下麻醉科的各项操作
现代科技高速发展,超声成像技术为麻醉学科成功的摆脱了"盲目"的探式操作,进入了可视化操作的时代,使超声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术中中心静脉置管是麻醉医生临床麻醉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医生主要是根据体表解剖标志来指导和确定穿刺点,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是相同的,一些特殊的患者群体比如解剖异常、肥胖、小儿和抗凝状态的患者,由于他们病情和个体的差异,这给麻醉医生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临床实践中,超声引导能够让麻醉医生确定拟要穿刺的静脉,并且可以分辨清楚周围的解剖结构,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血管神经损伤。动脉穿刺置管也是麻醉医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之一,超声的应用能够减少损伤动脉的机会以及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提供较高的成功率。传统的神经阻滞方法需要借助体表解剖标志、寻找异感或采用神经刺激器探查定位,但这需要操作者具备扎实的解剖学知识和一定的临床经验。即便如此,它仍有将局麻药注入血管或者损伤神经引起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可能性。高分辨率的超声可以提供神经和局部麻醉剂扩散的实时图像。
可以看到在超声设备高清晰图像的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不仅成功率高,起效时间短,耗时少,而且所需局麻药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此外,超声技术用于小儿硬膜外麻醉也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超声显然已经成为了麻醉医生的“第三只眼睛”,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麻醉科对超声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未来随着全球麻醉学向“可视化”的发展以及对临床麻醉质量要求的提高,超声技术在麻醉学中的应用给麻醉科医生不仅带来了挑战,更重要的是带来了麻醉科实施开展可视化技术的“舒适化医疗、精准医疗”麻醉,让每一位手术的患者体会到了真正安全、无痛、舒适的高质量麻醉。
手供麻醉科 麦麦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