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克鲁格曼:中国的刺激计划,应更多用于“拉动消费”
导读:展望未来,我认为,中国真正应该鼓励的是“可持续的消费增长”。消费的拉升,该怎么做呢?这是很难做到的,你必须让工人有更大的安全感,也就是说,在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好的情况下,工人们有信心将更大部分的收入用来消费。
本文为,1月24日上午,克鲁格曼在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所做的、题为《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的机会和挑战》的演讲及对话(有删节):
6年了,全球经济仍未复苏
目前,全球处于相当不同寻常的经济困难期,因为经济困难很大,而且经济困难已经持续了这么久,当我在2009年来到中国内地的时候,世界经济危机刚刚开始了一年。那个时候,我觉得很多的人不会想象到,甚至连我自己都没有想象到:六年之后,我们还没有从经济危机当中复苏过来,过了这么长的时间,2008年的一些问题,到现在还没有纠正过来。
这是一个相当令人伤心的话题。但是,即便全球进程放缓,我们依然有很多理由可以保持乐观态度:我们已经掌握了现代技术,以及懂得进一步推广这些先进技术,这就意味着:在未来,我们能够继续利用技术推动我们长足的发展,当然增速肯定会放缓,中产阶级崛起的进程会越来越慢,最后,像中国这样的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会和发达国家趋同。中国是不是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呢?我觉得,的确会的,当然,印度在未来也有可能会赶超。
除了这些好消息之外,可以看到一些负面的消息。我们在2008年进入了全球金融危机,全球市场崩溃了,但是问题要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个人消费在某些发达国家基本出现了崩盘,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美国和欧洲出现了重大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私营部门的债务高企。泡沫崩溃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经济运行当中,资金流是一个环路,你的支出就是我的收入,如果你的支出少了,我的收入就会变少,我的收入变少了,你的支出也会进一步降低。全球的经济萎缩,是因为美国的房地产崩盘引起的,但迅速扩大到了全球,虽然金融危机本身受到了遏制,银行也得到了挽救,但是,我们还没有解决崩盘带来的重大影响和后果。
我这里有一张表,显示了2007年发达国家实际GDP的数字,另一个表是2007年10月份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应该说,这是对未来比较合理的传统预测。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发达国家的年均增长率应该可以保持在2%左右,谁知,金融危机后经济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下滑。后来的确有所复苏,增长有所恢复,但是我们不仅没有收复失地,之后的增速都比我们的预期要低得多。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比人们2007年的预期有一个大幅的萎缩。
那么,新兴经济体是不是有更好的表现呢?的确如此,中国很大程度上是避免了经济的大后退,现在也在日渐走强。
但预测和实际的对比,也是让人感觉有些惊讶的。的的确确,新兴经济体的增长要快于发达国家,但是,同样相较于当时的预期,增速也要远远差于预期。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危机蔓延或者溢出到了发展中国家,也影响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面,发展中国家并没有避开让发达国家遭受重创的问题。
现在,全球经济总体上还是比较疲软的。美国是有一些利好,但只是暂时性的,其它的经济体也有一些好消息,我刚刚从印度过来,他们的经济也在改善,但总体上还是比较疲软的。
我们可以在原材料或者大宗商品的价格当中看到这一点,其中一个就是油价。我们看到油价大幅下跌,包括铜、铁矿石的价格都在下跌。我们知道铁矿石和铜的价格驱动因素都有哪些,当然是中国了。随着中国经济的走弱,大宗商品的价格还会进一步下滑。
2008年,我们因为金融危机陷入了困境,现在六年之多了,我们还根本就没有真正摆脱这个问题,甚至全球经济出现了第二轮疲弱,我们还没有从这种危机当中充分复苏。
欧洲经济,很难“走出通缩”
现在,全球的一个很重要的薄弱环节或者很大的问题就出在欧洲。我们也可以用价格指数来进行判断,比如,德国十年期的债券利率真的非常的低。德拉吉公布了欧洲量化宽松的政策后,德国十年期债券收益率达到了历史低点,法国也不到百分之六,应该说是法国债券历史上两百年来最低的一个收益率和利率的水平。
人们认为,欧洲央行设定的这个利率,将会在长时间内保持非常低的水平,因为欧洲的经济预期会保持比较疲弱,德国五年期的债券几天前还只是正的,而瑞士的十年期的债券其实是负的,从金融和宏观经济的角度而言,真的是很值得我们关注,说明他们的经济碰到了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欧洲人什么事都做错了,但他们有些基本面上的问题、人口的问题很大,生育率非常地低,而且工作年龄的人口越来越少。所谓的“工作年龄人口”就是六十五岁以下的人口,过去五年一直在收缩,而现在如果要让欧洲加大投资,考虑到这样的人口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政府的紧缩政策又打压了需求,欧洲央行又犯了重大的货币政策错误,就是在2011年升息。
欧洲央行现在正在努力,德拉吉在尽最大的能力在力挽狂澜,前两天的QE成功影响了市场,但影响的幅度有多大呢?看起来,德拉吉成功地提高了欧洲预期的通胀率0.01%,听上去挺大,但是还不够,他们需要至少五倍才能脱离困境。
人们可能会问,欧洲有没有可能出现长期通缩,就像日本那样?这个问题问错了,应该问的是,欧洲有没有可能“不进入通缩”?因为如果欧洲已经进入通缩,走出通缩就很难看到了。
欧洲可能还会发生政治危机,如果经济政策总是不灵,负责经济政策的人能维持多久自己的合法性?也许,很快就会看到现在非主流的政党上台。明天希腊就要大选了,很可能左翼政党会胜出,他们不是坏人,但如果他们胜出也会给市场造成重大的冲击。你们得好好想一想,如果甘地成为法国的总统,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现在这个世界要更开放、更全球化,但是可能因为经济不好,开放和全球化都会收缩。
中国GDP,50%的投资占比和30%的消费占比,应该扭转过来
接下来,我们总得讲到中国了吧?我不喜欢分析中国经济,这不是因为我反对中国,但的确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所有中国的经济统计数据,都有点像科幻小说。你们都同意我的话吧?在美国,GDP的统计也是科幻小说,但是,有的统计数据比其它的统计数据“科幻的成分”更大。
中国的统计数据,我就不说了。外面针对你们的GDP数据是有很多讨论的,我们的圈子里都在在问,为什么政府决定公布这样一个GDP增长率?7.4%,是政府认为值得公布的数据吗?这本身就值得经济学家做一番分析,我也想透过迷雾看现象,我试图和更多的“中国通”交流。我自己不是一个中国通,问题是,这些“中国通”之间的意见也不合,总是能够找到一个能够说“你想听的话”的中国通。
这是IMF给的数据,投资占GDP的比例到底是50%还是45%?不管怎么说,中国的经济模型的确是引人注目,因为这个经济模型的投资占比极高,在市场经济体里,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高的投资占比。
正常情况下,高速的生产投资很快就会衰竭,但是,中国的投资占比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在经济增长真的像官方数据那么高的情况下,投资占比高就是可能的了。不过,这样一种快速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的。
中国是一个经典的双重经济,它的制造业已经现代化了,但是农业经济还是相当的落后,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大部分已经流进了城市,劳动力成本在上升。还有,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工作年龄人口”也开始在走高之后持平。
不管你们怎么展望未来,中国的GDP增长未来都是个位数的,这就意味着,投资的占比不可能继续这么高,不可能再占到GDP的50%。
现在是50%的投资和30%的消费,这个比例应该扭转过来,怎么做呢?投资占比下降倒是容易的,但是,消费的拉升该怎么做呢?这是很难做到的,你必须让工人有更大的安全感,也就是说,在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好的情况下,工人们有信心将更大部分的收入用来消费。
中国的政府了解这一点,那么,政府有没有能力快速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呢?从中国以外局外人士的眼光来看,中国很可能会碰到很大的麻烦。我们一直在追踪亚洲,我们觉得:中国的情况和日本九十年代末很相似,很高的经济投资、房地产的泡沫,特别是有经济模型的变革需求,但是时间又很紧迫。
每次听到有人说中国的官员很聪明,过去他们这么成功,接下来他们要做的我们也应该相信。当然,中国比日本比起来要穷得多,中国和日本两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不一样,当时,对日本政府的治理能力,局外人也是这么说的。
如果说世界上有两个地方让我担心,一个是欧洲,另一个就是中国。毫无疑问,如果再过十五年,你们再请我回来演讲,希望那个时候我还在人间,那个时候我们还会讲中国成功,不过如果你们五年就请我回来,我可能就不会讲中国成功了,因为短期内中国会有一点困难。
美国经济在快速恢复,但依然面临风险
最后,我们来讲一讲美国,我们对美国的感觉挺好的。美国经济恢复,花了很长时间,但目前的确在快速增长。背后的原因,也是很让人兴奋的,这不是什么人为的经济增长。
其实,美国有两个关键点:我们的确也有过房地产的泡沫,不过这个泡沫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到现在已经快九年了,这九年来我们新建的房屋很少,而现在我们需要更多的住房,住房市场已经开始回暖了,这是你们要知道美国的一点。另外一点就是,美国的家庭债务,以前是高涨过,现在已经控制到了收入以下。所以,美国经济的状态,要比以前好多了。
这其实是一个良性循环:经济好了,就有更多的人能够就业、能够买房了,又能够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复苏和增长。这次的复苏,不可能带来经济繁盛,也不会是奥巴马所说的美国经济危机,但至少还是一个很好的、快速的恢复。
不是说“美国经济不会再有任何大问题”。其实,美元已经升值了很久,再进一步升值,就会削弱到美国的出口,也许还会有其它的一些美国特别的挑战。就算我们看到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好消息,市场上的人还是相信,还有来自外国很多的威胁,所以,我也在担心。
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升息的。美联储计划今年某个时候升息,我一直建议他们别这样做,我觉得,风险还是很大的。
这个世界真是困难重重,如果你后退一步看一看,你可能会很乐观,从人类长期的发展角度来说,过去的二十五年,我们看到了人类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尤其是普通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过去六年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比人们的想象要糟糕得多。
有一位我很喜欢的经济学家曾经说过:长期来说,我们所有人都会死去,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得面对困难。
对话环节
1、美国经济,真正的好消息是“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院长张春:关于美国经济,你说,长期来说我们都会死去,但是,经济危机之前就有一个通行的观点就是,美国的自然经济增长率就有2%-3%。现在,美国大家都在辩论,美国经济的复苏道路有多强劲?中国观众真的也很想知道,美国的经济复苏到底会有多强劲,他们也想知道经济复苏的长期影响。
克鲁格曼:大部分人都已经下调了他们对“美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预期。这样说好了,首先,我们要看美国的人口状况。在整个西方世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都下降了,而在欧洲甚至是负增长的,即使是在美国,也是每年能够下降百分之一左右,所有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国的自然经济增长率都会下降。
除此之外,要问生产率的提高能有多快。我们有一段时间,生产率的提高只有1%,后来变成了2%,展望未来,技术对生产力的提高有多大作用呢?这是可以无尽争论下去的一个问题,包括技术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有多大,或者说技术往往给我们带来失败?我自己也是在这两种观点当中摇摆不定,硅谷的创业家Peter Chill说过,我们得到了会飞的汽车,但是没想到Twitter最后只能发140个字符,这就是期望和现实。
美国的经济增长在1.5%到2%之间,这是对未来的预期,现在失业率是下调了很多,主要问题就是很多人不再寻找工作了,过去的六个月,倒不是如此。现在,我们看到了失业率的真实下降,我们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每个月大概有二十万左右的新工作岗位,这是一个真正的好消息。
2、中国的刺激计划,应更多用于“拉动消费”
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院长张春:你说,中国经济当中投资占GDP比例太高,不可持续,但是,之前我们也有过私下的交流,2009年的时候你支持中国政府的干预政策,而中国GDP投资占比这么大,主要是因为政府的刺激政策,当时你是支持政府干预的,现在又说高投资占比不可持续,这两点怎么解释得通呢?
克鲁格曼:我还是认为,投资的刺激政策,在当时是对的。在2009年的情境下,政府需要出手推动经济的增长,世界各地也都是如此,这样才能避免一个更严重的经济下滑。
五六年前,我没有想明白的一点是,你们真的需要刺激计划支持政府“拉动消费”。这跟美国的情况不一样,美国经济当中投资占比比较低,基础设施已经好多年都没有好好改造过了,而在中国,很多政府投资都投到了一些令人质疑的项目当中,比如,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展望未来,我认为,中国真正应该鼓励的是“可持续的消费增长”。
中国如果允许经济在2009年崩盘,会不会比现在更好呢?现在,我们没有办法提出这样的观点:也许,六年前他们应该用这些钱来加强中国的社会保障。在美国也是这样,人们抱怨我们医疗卫生的福利和退休的福利。但这(加强社会保障)的的确确是中国应该推动去做的一件事情。
3、关于中国的很多东西,我都是听说的
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钱军:我们知道,投资拉动型和消费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你讲到中国现在像日本的九十年代一样,我也认同你的观点,短期内,的的确确是有一些非常关键性的问题,可能给中国构成一个比较巨大的挑战,在你看来哪些事件可能会发生?你觉得这些事件会发生在哪些领域?是在银行领域吗?会不会因为这些事件的发生导致中国经济的下滑?换言之,哪些关键因素可能会导致中国硬着陆或者崩溃?
相较于日本,我对中国是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这种投资拉动模式的确是不可持续的,但我对中国的个人消费还是比较乐观的。中国金融体系很大的一个问题点就在银行,银行最大的股东就是政府,这也产生了效率低下的问题,不过,在这样的不确定性比较大的时代和后危机时代,中国政府相对美国而言可以更有作为,帮助中国金融体系发展。如果要推动民间私营部门参与,怎么避免美国曾经发生过的银行危机?
克鲁格曼:首先,我要做一个免责声明:我不是中国专家,我讲的很多东西,都是听别人说的。你讲的很对,中国应该采取措施避免出现银行的崩溃,所有的国家都应该这样。在美国,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银行体系的崩溃,还有影子银行体系的崩溃,这些没有纳入正式银行体系的服务提供商,也崩溃了。
在欧洲,情况不完全一样,但是也比较类似。零售银行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批发银行的确是参与了,而且受到了重大的冲击。很多人告诉我,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也非常地大,虽然性质和其它国家不太一样,也有人说问题不会很大,因为规模不够庞大。
各个国家,各有其问题。美国在2008年9月份到2009年5月份银行业的很多指标的确很糟糕,但是之后有所复苏,经济也在复苏,但是,欧洲的指标没有好转,经济也没有好转,各个国家的银行体系是不完全一样的。日本的情况又完全不一样,即使给这些银行进行了资本重组,日本经济仍然非常糟糕。
拉低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债务融资。在美国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中国的情况同样是不同的,中国这些国有企业目前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地方政府也面临着压力。过去的一个月,让我看到了一件令人不够乐观的事,中国地方政府很大一部分的财政收入是来自于土地的出让,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是有政府指令的因素。另外,还有北京中央做的一些决定,地方上不一定完全地落实,这也是我听别人说的。
日本的秩序是比较严谨的,他们在落实政策方面问题,可能会比较小一些,也可以参照日本的例子来拉动消费,鼓励真正的私营部门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知道,基督教圣人奥古斯丁年轻的时候也非常疯狂,他曾经向上帝祈祷让他变成一个贞洁的人,所以,还是要去落实。
4、中国没发生危机,我挺惊讶的
上海城投控股股份公司董事长安红军:学校让我提犀利一点的问题,你对中国的经济一直是非常谨慎的,在2011年《纽约时报》发表过一篇文章叫做《中国经济会不会崩溃》。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中国的经济主要是靠房价快速上涨和过热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同时伴随着大量的信贷增加,这些信贷增加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信贷,而是影子银行,而影子银行的信贷缺少政府的监管,也没有政府担保,所以面临着很大的风险,由此带来的泡沫也在破碎,说中国出现金融经济危机,也不是危言耸听。
过去了四年,中国政府肯定也看到了你的这篇文章,从前年就开始在挤泡沫,从房地产泡沫开始挤,去年也开始挤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的泡沫。尤其是在十八大习大大上台以后,带着中国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习李新政”,包括简政放权、去杠杆、去库存、自贸区建设,还有“一路一带”,鼓励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对于这一系列的措施,你从经济学的角度判断,中国的经济危机风险,是降低了还是增加了?“习李新政”对于未来中国的经济,会起到什么作用?
克鲁格曼:的确如此,对于中国可能会有危机的警告,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一个著名的说法是,我以前的老师Richard,他是一个危机的专家,他说危机发生的时间比我们想像的要长,等到危机一旦发生,要比我们想像的速度更快。
我想,很多的人都认为中国将会面临很大的经济困难,以前,人们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到现在,没有进行经济模型的转型,也没有进入经济困难期,我是挺惊讶的。但是,一旦经济危机要爆发,会比你想像的速度快得多。
中国现任政府很有智慧,试图阻碍泡沫的生成。现在的危险在于:要戳破泡沫,又会带来人们恐惧的事情。另外,我们有一个笑话,一个司机在街上撞倒了一个行人,他对行人说对不起,让我来纠正一下,于是倒车再从这个行人身上碾过去,我想,两次碾过一个人,在经济当中就不用了吧。
5、每个国家,都应该采取一些宽松政策
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钱军:看起来,所有的发达国家市场都已经有了量化宽松,欧洲央行也在大规模出手,你提到QE政策出台上没有一个国家敢落后,这样一来,印度和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又会出现新问题,目前出现了很多非传统的货币政策(指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采取QE等政策,向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并将策利率降低到零),你不觉得,各个国家的非传统货币政策之间,应该有更多的协调吗?
克鲁格曼:我不觉得未来会有新问题,我们回退一步看看整个世界的情况,整个世界都有通缩的压力,世界的货币政策整体来说还是太紧缩,所以,任何国家如果能够更积极地扩张货币政策的话,都会引导世界经济走向正确的方向。
但有的国家,出于某些原因不希望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他们会抱怨别的国家的扩张政策让我们受苦。事实上,正是这些国家不采用量化宽松的政策,才使得世界经济的发展不能走向正确的方向。
其实,每个国家,都应该采取一些宽松的政策。是不是这样做就把问题推到了更晚的时候来发生呢?要是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膨胀,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又膨胀,会导致什么新问题呢?如果他们卖掉这些资产会有损失,不过损失都是纸面上的,如果现在不想购买长期的资产,还有其它的一些方面。也许,我讲的技术性太强。
不管怎么说,央行可以提高利率,卖掉一部分的投资组合当中的资产。有人捏造出了很多“不进行量化宽松”的理由,但是,我对这些理由并不担心。如果你真的预期欧美的货币政策会考虑到更小国家的利益,这样想真是太天真了。我祝你好运,德拉吉和耶伦,都有自己国内的问题要担心了。
6、中国经济,需要“更多的消费拉动”
上海城投控股股份公司董事长安红军:刚刚在瑞士召开的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致辞当中说过这样一段话:2014年中国的GDP增长是7.4%,城镇新增就业是1332万个,超过了上年,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就业是不减反增的,我们的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都是下降的,CPI也仅仅上涨了2%,这低于我们年初预期的目标,事实证明,我们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正确的、有效的,更重要的是,结构性改革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我想从经济学的角度请教一下,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新增就业不减反增的,CPI也控制得很好,而且,去年我们M2也增幅也比较大,光银行就是十五万亿左右,加上信托和保险就是几十万亿,钱都去哪了?是政府的调控水平很高,还是其它的经济学原因?
克鲁格曼:我们要问的是,现在,是不是房地产泡沫真的崩裂了?中国是不是进入了通缩?中国有没有工具应对通缩和泡沫?答案,既有是也有否。
有的人说,中国是有困难,但并不是特别的难。我不是唱衰中国,中国的经济增长记录真的是不错,过去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也值得称赞。但我还是要指出:中国经济需要以“更多的消费拉动”为主,这个转型还需要加大力度。但是,中国的经济这几年的确是好过欧美。展望未来,二十年后我是看好的,五年内我还是比较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