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走出戒烟误区,戒烟越早越好!

陕西卫生计生12320

戒烟误区


走出误区

行动起来



误区一

烟龄长、烟量大的人不宜戒烟

戒烟后会出现身体不适

       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吸烟者在戒烟后出现的各种不适其实是戒断症状的表现,这是戒烟后很正常的现象。戒断症状是人体机能逐渐恢复到不吸烟状态的自身调整过程,在戒烟后的第1周最为严重,持续约1月后逐渐减轻。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会遇到长期吸烟者戒烟后很快检出肺癌的例子。但患肺癌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戒烟,而是因为吸烟多年,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对身体造成损害所致。

各个年龄段戒烟均有益处,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寿命约减少10年,60岁、50岁、40岁及30岁时戒烟可分别赢得约3、6、9和10年的预期寿命。




误区二

吸烟量小,没什么瘾

不会有什么危害

这是不对的。

首先,吸烟者成瘾性的大小存在个体差异,吸烟量小不一定烟瘾小,不少人每天的吸烟量不大,但烟瘾却很大。其次,每支卷烟燃烧都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尽管吸烟量小,若长期吸烟,同样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误区三

不抽不喝活63,只抽不喝活83

又抽又喝活93

        这种说法列举的只是特殊的个案,不是人群调查的结果,不是普遍规律。当您身边有人死于慢阻肺、肺癌时,很多人并不去了解患这些疾病的病因——吸烟。调查显示,这些疾病的患者中80%~90%都吸烟,且吸烟的人相对不吸烟的人平均至少折寿10年。由于个体差异,有的人吸烟一辈子,还能长寿,有的人不吸烟却短命。

正因为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吸烟者为吸烟行为辩护,看到的只是吸烟并长寿的个案,形成了这种口口相传的偏见。但科学的结论是,吸烟的人如果不吸烟一定会更长寿。

不要拿个别现象作为客观规律,为吸烟找借口。为了健康,请尽早戒烟。




误区四

吸烟可舒缓情绪,缓解压力与疲劳

        吸烟可舒缓情绪,缓解压力与疲劳,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作用:一方面,烟草中的尼古丁很快就可以到达大脑,使吸烟者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另一方面,重复的行为也能够减轻焦虑。这样的效果,会刺激人继续使用烟草。

可尼古丁是成瘾性物质,在逐渐的重复作用中,机体对尼古丁产生耐受性,即必须吸入更多的尼古丁以达到和以前同样的舒适感,形成烟瘾。最初的压力和不适也许来自生活和情绪,吸烟后似乎缓解了,但形成烟瘾后,不适和焦虑则来自于尼古丁水平下降后产生的戒断症状,这时候烟草的作用就变成了负面强化。




误区五

若戒烟失败重新戒烟,

烟瘾会更大,

更损害身体,不如不戒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最终戒烟,“早戒比晚戒好,戒比不戒好”。采取正确的戒烟方法,可使戒烟成功率提高2-3倍。即使发生复吸,也不应气馁,能够停止吸烟一段时间,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成功,要总结这次的经验教训,重新鼓励自己,尽快计划新的尝试。







误区六

能吸烟表明身体还很健康,

如果身体不行了,就不吸了

        很多老人认为“能吸烟代表身体还行”,但实际上疾病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形成。因吸烟引发的疾病和死亡通常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后才会显现,并且吸烟危害具有累积性,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危险性越高。一些老年人等到实在吸不动烟时再停止吸烟,为时已晚,因为肺功能损伤是不可能逆转的。肺癌患者在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发现时已到中晚期。 没有症状并不代表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完全健康。

因此,维护健康需要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防患于未然。



戒烟,越早越好,需要戒烟帮助,请拨打029-12320!


您的健康顾问

健康知识咨询

政策法规咨询

专家在线咨询

心理咨询

预约挂号

戒烟干预

医疗投诉举报




12320




微信:sxws12320

微博:@陕西卫生计生12320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