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总出虚汗,试试这几味药!
▍来源:药店经理人
▍特约撰稿:陈建正
冬春季节交替,是人们盗汗的高发期。经过漫长的冬季,储存在人体内的精气严重不足,身体免疫力下降,就容易出现心烦盗汗、失眠、乏力等现象。
出汗多有生理和病理之分,如天气炎热和大运动量时的出汗多属生理现象。病理原因的出汗多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盗汗,表现为夜间睡眠时不自觉出汗;另一种是自汗,发生在白天,因穿衣厚或炎热而汗自出,或稍微运动则大汗淋漓。
自汗常发生在身体虚弱或患大病之后,中医认为是“肺气不足,卫阳不固”所致。治疗应以“补肺益气,固表养阴”为原则。可选服补中益气丸,生脉饮以培土生金,益气敛汗,或嚼服西洋参、人参等,也可选生脉散和玉屏风丸加减运用。
盗汗,《黄帝内经》曰"寝汗", 通俗而言,是指人入睡后出汗,睡醒后汗止的情况。《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云:“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
盗汗多归于阴虚,如《医学心悟.自汗盗汗》:“其盗汗症,伤寒邪客少阳则有之,外此悉数阴虚”。又《医学正传·汗证》:“盗汗者,寝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
但,盗汗又非全是阴虚,如张景岳《景岳全书·汗证》曾说: “不得谓盗汗必属阴虚也”,“盗汗亦多阳虚也”。《丹溪心法》云:“盗汗属血虚”。
王清任之《医林改错》中有谓:“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而又有脾胃湿热、痰热蕴肺,肝经湿热等原因。所以,如果辨证不准,很易错治。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
1、表虚不固所致的自汗:
症见自汗恶风、面色苍白,体虚容易感风邪者。可用玉屏风治疗。玉屏风的组成:黄芪15克、炒白术30克、防风15克。
2、阴虚盗汗:
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可服用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
3、阳虚盗汗:
脉阳浮阴弱,脚出冷汗,宜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川桂枝15,生白芍 15,生甘草6,龙骨15,左牡蛎15,生姜15,红枣4枚。
大力倡导大家学点中医知识,进行自救。普及中华民族,伟大中医药宝库,发挥中医药的特长,游刃有余。
长按二维码关注药店经理人
了解药店行业最新动态
本文为原创/整理,转载请在文首注明来源和作者。投稿请发送到邮箱:yaod3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