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药膳大有不同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 多看有益无害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认为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与自然变化规律相适应、和谐共生的能力。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体应适应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诸方面调节自己的养生方法,特别是在药膳的选择上要有所变化,体现出饮食养生“因时而异”的理念。
不同季节应重点补养不同的脏腑,即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由于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因此,一年四季都应养护脾胃。
在食材选择上,还要注意“夏凉冬温”的原则,即春夏季节,人体偏热,可适当选择性偏寒凉的药食材料,而秋冬季节,人体偏寒,温热食材比较适合。
春季宜养肝
春季为四季之首,此时阳气初升,天气由寒转暖,万物萌发生机,人体阳气得以升发,肝气得以疏泄,气血趋向于体表,积了一冬天的内热也将散发出来。人体的肠胃经过冬季的长期进补和正月的肥甘美食,积滞较重,且易酿生痰热。此外,由于春季风邪较盛,有旧病宿疾,特别是肝阳偏亢的人,此时易发目疾、眩晕、头痛、心血管疾病等。同时,春季也是传染病流行的时期,如各类流感、肺炎、皮肤病、过敏症等,要特别做好防疫工作。
春季宜养肝补血、疏肝排毒、通利肠胃,调养得当,能改善全身气血运行,促进代谢,提高免疫力。
春季常用的药食有:荠菜、菊花、枸杞子、昆布、薏苡仁、山药、绿豆、马齿苋、薄荷、玫瑰花、麦芽、藕节、蒲公英等。
夏季宜调心
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气候炎热,暑湿逼人。此时人体阳热偏盛,腠理开泄,汗出过多,易耗气伤津,为暑邪、湿邪所伤而患暑湿病证。人体脾胃功能此时也趋于减弱,食欲偏低。若贪凉饮冷,又易导致脾阳损伤,出现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若饮食不洁,易导致泄泻、痢疾等肠道疾病。夏季出汗多,毛孔易堵塞,加上蚊虫叮咬,也是各种皮肤疾患的高发季节。
夏季宜养心清热、解暑祛湿、泻火解毒,可选择一些性偏寒凉及苦味的药食,能清心火、利水湿、消水肿、生津液、止烦渴。有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代谢方面疾病者不妨利用夏季调养,达到降脂减肥、提高代谢功能、缓解病情的目的。
夏季常用的药食有:藕节、绿豆、薏苡仁、赤小豆、昆布、乌梅、浮小麦、百合、穿心莲、茯苓等。
秋季宜润肺
秋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此时气温逐渐下降,阳气开始收敛,阴气渐长,秋高气爽。但同时气候干燥,燥邪较盛最易伤肺,加上夏季余热未清,一个夏天津液的大量损耗还没有恢复,人体偏于津亏体燥,容易出现干咳少痰、咽干口渴、皮肤干燥、大便干结、鼻出血等症状,肺部较弱者会引发久咳、多痰、痰中带血等症状。脾胃较弱者及婴幼儿还易发生秋季腹泻等疾病。
秋季调养宜生津润燥、滋阴润肺,保护好呼吸系统,预防感冒咳嗽,提高人体免疫力及抗寒能力。
秋季常用的药食有:薏苡仁、藕节、莲子、百合、山药、杏仁、蜂蜜、大枣、芡实、桔梗、鱼腥草、茯苓、灵芝等。
随着气温降低,此时可以进食热量稍高的食物,但要注意不可大量进补,不要过食肉类及人参、鹿茸、肉桂等温热大补药材,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冬季宜补肾
冬季万物收藏,阳气闭藏,外部寒邪较盛,易伤阳气,造成寒湿凝滞、血瘀疼痛,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支气管炎、哮喘、关节炎、抑郁症等疾病都易被寒邪引发或加重。
冬季宜温补助阳、补肾益精、暖身御寒。此时人体的脾胃运化功能较强,为一年四季中最有利于通过进补治愈衰弱、虚弱诸证的季节,冬季调养得当,来年体质会明显增强。
冬季常用的药食有:生姜、人参、西洋参、山药、核桃仁、甲鱼、冬虫夏草、大枣、龙眼肉、当归、枸杞子、杜仲、黄芪、芡实、灵芝、黑芝麻等,以性偏温热或平性的药材为主。
应注意的是,冬季进补因人而异,体虚者和老人最宜适当进补,而没有虚弱症状的人切不可滋补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