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准字”、“食健字”和“食准字”的区别

药店网校

有"药准字"批文的产品叫药品,有"食健字"和"食准字"批文的是"功能食品",又称"保健品"。

它们三者之间的根本区别不是效果。专家学者、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新闻媒体都说:药品才有疗效,保健品("食健字"、"食准字")没有疗效,只有保健作用。其实这话是不全面的。比如:喝醉酒的人,既可以用解酒药解酒,也可以用解酒的保健品(抵抗力胶囊、解酒茶)解酒,还可以用食醋来解酒。可能食醋解酒的效果更好——方便、省钱、又快、又好。那醋是不是药呢?它是什么批文?什么都不是。它的作用本该是调味去腥,但它不仅解酒效果好,而且预防感冒有独到之处。再比如:众所周知吃芹菜可以降血压(治疗高血压),吃黑木耳可以溶栓。它们也都不是药,而是食品。所以说中医博大精深,国家也公布了八十八种药食两用的药材名单。有很多产品,相同的成份,有不同的批文。比如:"红桃K",既有"食准字"又有"食健字"还有"药准字"批文。又如:"中华灵芝宝"原来是"食健字",现在是"药准字",但两种批文的产品内容并无实质差别。

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

一、"药准字"批程序严格,特别是需要一大笔钱,没有三、四百万,几年的时间批文下不来;"食健字"每申报一种功能要交五万元;"食准字"为地方批文,几千元也能批。一个产品报批生产,企业有几种选择,不同的批文有不同的价格和批准部门,就看你选哪一种。所以一种产品的"宣传功能"怎么说是批文、是规定,批文中规定说什么就只能说什么,而不是有什么实际作用。"药准字"可以说"疗效",保健品不能说"疗效",这是规定。制定规定时可以讲道理,规定一旦批准公布,大家就必须遵守,再不能讲道理,规定就是道理。除非旧规定太不合理被废除,新规定诞生,但新规定也还是规定。

二、药品可以允许有毒副作用,但必须明确标示,保健品不允许有毒副作用。药品的效果一般比较快。

三、新药品上市,研发费用,广告费用允许进成本,所以价格都比较高。一段时间后(一般是一年左右),必须降价。降价一般是通过药品招标来强制实现的。招的次数多了,就成了普药,或者企业换个名做成新药。但保健品目前尚无这种招标降价机制。所以,新药价格很高(广告研究成本在内);保健品价格较高(没有招标强行降价机制);普药价格较低。

综上所述:重病选医,急病选药,慢性病优先选保健品。选什么药?选什么保健品?除了看批文,更要看内容。选口碑好、又正规,效果经过验证的产品,一般不会错。金杯银杯不如口碑,不看广告看疗效。

来自零售药店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