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建设全面铺开 让医疗资源动起来
医联体建设全面铺开 让医疗资源动起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以前,我看个感冒发烧也得跑去朝阳医院(北京市三甲医院),小医院我信不过。现在有了医联体,我更愿意去社区医院了。”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南太平庄北巷南社区的王大爷前一阵到社区医院看病,惊讶地发现三级医院的医生正在坐诊。社区医院的医生告诉他,医联体的好处还不止这些,以后在大医院看完病,康复治疗可以转到社区医院,大医院医生还会定时来复查,既方便又放心。
医联体是什么?简单来说,医联体是一种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的协议,让百姓看病不再难。如今中国八成三级医院已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县域内就诊率达82.5%;今年上半年中国医疗机构下转患者239.6万例次,高于去年全年水平。
未来,如何进一步让医疗资源动起来,让患者看病不再难,医联体建设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医院开在家门口
今年63岁的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居民李启是医联体的受益者之一。1年前,老李不幸患上直肠癌,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做完手术后,他被转到官渡区人民医院做后续康复治疗。
老李说,到社区医院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专家定期来查房,社区医院病人也没那么多,现在自己身体恢复良好。
原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今年组建了二三级医院、社区医院、乡村医院参加的大型医疗联合体,逐步实现“小病首诊在基层,大病上转到大医院,康复治疗回基层”的良性就医格局。
根据医联体协议,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负责承担联盟医院不能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开通预约挂号网络平台,派驻专家到联盟医院坐诊、咨询,开展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及科研协作。同时,建立双向转诊办公室,在医联体内推行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为联盟医院内确需转诊的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
由于医联体建设在全国医疗机构的全面铺开,今年上半年,全国医疗机构下转像李启一样的患者239.6万例次。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介绍,目前中国医联体建设主要有4种方式:
一是组建城市医疗集团,探索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比如,深圳市组建11家基层医疗集团,从强化社康中心建设、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多环节入手,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上下贯通,让患者分流到基层诊疗。
二是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例如,山西省在18个县启动以县乡一体化为核心的医共体建设,实现了医共体内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
三是组建专科联盟。由北京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牵头的儿科专科联盟,已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儿科医疗资源。
四是扩大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范围。如浙江舟山市整合市、县(区)、乡镇、社区(村)4级医疗资源,打造覆盖舟山群岛的远程医疗协作网,让患者就近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医联体突破了城乡、区域等限制,真正做到了分级诊疗,为老百姓打造了‘家门口的医院’‘身边的医院’。”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表示,医联体就是要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以医院为重点”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服务围绕患者转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今年4月底印发的《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10月底前,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要启动医联体建设。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有1764家三级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工作,占全国三级医院的80%。
医联体建设全面开花,其中问题也不少。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指出,由于医联体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一些地方医联体处于“联而不通”“重形式轻实质”的状态。
申曙光认为,要通过医联体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将重心放在“强基层”上,促进对公众立体化、全周期的健康管理。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黄葭燕认为,需要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各方建设医联体的积极性,让大医院愿意把医生引下去、把医疗资源沉下去,整合资源,分流患者。
同时,这也呼唤相关部门尽快加强制度设计,制定配套设施。专家呼吁,医联体应尽快建立部门协同推进、机构分工协作、医疗资源共享、利益风险共担等机制,以保障医联体的长效运行。此外,各地方在医保支付方式、人事薪酬激励、药品配备使用、服务价格调整等方面的改革力度也应加强。
“要让服务围绕患者转,而不是让患者追着服务跑。”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两个“翅膀”。要将优质医疗资源沉入基层,就必须牢牢抓住医联体建设契机,打通阻碍机构协作、资源整合的各种壁垒,组建大医院与基层医院共同协作的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