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芪血颗粒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

青海益欣药业
芪血颗粒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

司秀珍

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最常见的贫血,占妊娠贫血人数的95%。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妇女体内储备铁不足,早孕时恶心 、呕吐、进食不好、胃肠功能紊乱、胃酸缺乏、营养不良、尤其在妊娠后半期孕妇对铁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均可引起贫血

------------------------------------------------------

芪血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血清铁恢复快,补铁效果好,无不良反应,孕妇容易接受 ,是治疗妊娠缺铁性贫血理想的药物






实验方法



妊娠期贫血患者152例,分为2组

对照组(76例)

硫酸亚铁片:1片/次,3次/d

治疗组(76例)

芪血颗粒:5 g/次,3 次/d

-------------------------------------------

四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


观察标准、统计方法

诊断标准:

①临床表现:轻度贫血可无明显症状,中度以上可有乏力、头晕、腹胀等。查体见面色眼结膜苍白,有的可心率快( > 100 次/min )。②生化检查 :血清铁 ③血常规检查:血象呈小细胞低血色素性贫血。RBC,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 白浓度。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治愈:血红蛋白≥110g/L;临床症状消失,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指标恢复正常。显效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贫血严重度分级由重度转为度。有效 :临床症状有好转,贫血严重度改善 1 级。无效:临床症状及贫血严重度无改善 。




实验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 服用芪血颗粒30d后检测指标各值较服药前均明显升高,总铁结合力 (TiBC ) 明显下降,总有效率 99%

对照组 总有效率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肝肾功能各指标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恶心、呕吐、上腹疼痛、便秘,偶见大便呈黑色。


讨论

芪血颗粒方中血粉内含有多种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 ,主要是人体所需的血红素铁 Fe(二价铁) ,本品具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各种酶类、糖类和脂质,并且维生素及促生长因子,补充铁元素,并且提高铁元素的吸收率。

---------------------------------------------------------

当归补血:当归水浸液中阿魏酸钠和当归多醣 ,均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故有抗贫血作用。

---------------------------------------------------------

黄芪能促进骨髓造血,促进各类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和成熟过程。

---------------------------------------------------------

黄芪的多糖和皂苷能显著增加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能力,同时明显增强NK细胞的活性,促进正常机体的抗体产生。

---------------------------------------------------------

大枣糖类、有机酸、微量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 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
陈皮、山楂调中开胃:对于因胃肠吸收不良而导致
的铁摄入不足,具有改善作用。


结果:

芪血颗粒具有补气养血,健脾和胃的作用,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



结论:

芪血颗粒治疗组对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芪血颗粒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来源:

司秀珍.芪血颗粒治疗妊娠期贫血76例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刊》[J],2012,(7):39




参考文献

[1]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 [M ].上册.2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 5 :6 1 6 .

[2]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41.

[3] 邹丽,王亮,侯金花.·妊娠期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需求及合理应[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4): ~45-246.

[4 ] 乐杰 .妇产科学 [M ].7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54—155.

[5] 崔满华,林杨,于伟 妊娠期营养缺乏性疾病 的诊断及治疗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23(4):245-246.

[6] 尤昭玲,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