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文】医生看病更要“看人”
关注“陵川县人民医院”可获最新健康资讯、医院动态、重点学科、特色技术、诊疗服务等优质内容!
●患者并不需要“会喂小白鼠的医生”,而更需要“能关心人的医生”。患者可以忍受病痛的折磨,却很难忍受医生的冷漠。
●有的治疗虽然符合医学规范,却没有考虑个人因素。如果医生不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即便治好了疾病,也不会得到尊重。
一名医生在术前谈话时问患者:“手术是用国产刀还是用进口刀?”患者疑惑地问:“有什么区别吗?”医生说:“区别大着呢,进口刀手术快,时间短,出血少。”患者说:“那就用进口刀吧。”患者很快签了字,出院结账时才知道进口刀是自费。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患者心里不爽,觉得好像掉进了医生挖的陷阱里,于是投诉了医生。而医生感到很委屈,认为患者签了字又反悔,明明是想讹钱。
这位患者投诉医生,并非没有道理。教科书式的术前谈话虽无过错,却在医患之间垒起一道墙。因为医患沟通不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心灵的对话。假如医生面对的是自己的亲人,还会用这样的方式沟通吗?术前谈话,不是让患者立下“生死状”,而是让病人吃下“定心丸”。
其实,患者到医院看病,都是满怀虔诚与信任,希望医生拿出最好的治疗方案。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不同,每个患者的治疗需求也有差别。医生看病,既要看“人的病”,更要看“病的人”;既要考虑病情需要,也要考虑家庭条件。有钱的按有钱的办法治,没钱的按没钱的办法治,因病而异,因人而异。有的治疗虽然符合医学规范,却没有考虑个人因素,故而是有缺陷的。如果医生不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即便治好了疾病,也不会得到尊重。
医学是人学。医生面对的不是小白鼠,而是活生生的人。医生不能把患者当成一个生物人,而要当成一个社会人。即便症状相同,每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同,对治疗结果的期望值不同,治疗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例如,有的患者明明已经处于生命晚期,没有任何治疗价值,而医生却在拼命地开贵重药,除了徒耗钱财,别无益处,最终人财两空。这样的做法,不仅让患者家属寒心,更让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值得反思的是,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中,科学教育贯穿始终,人文教育却成为一条“瘸腿”。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比例,远远低于欧美国家。在美国执业医师考试中,人文内容几乎占一半,而我国基本是在考知识和技能。很多“训练有素”的医学生,将一本本医学教材奉为经典,却忽视了有血有肉的人。在他们心中,医学成为一门纯自然科学。只有技术,没有关爱;只有证据,没有故事;只有干预,没有敬畏;只有告知,没有沟通。事实上,患者并不需要“会喂小白鼠的医生”,而更需要“能关心人的医生”。患者可以忍受病痛的折磨,却很难忍受医生的冷漠。
医患本是陌生人,因为一张挂号条而结缘,形成一种契约关系。而让这份契约关系更紧密的,不是一本病历、一个签字、一张收据,而是医患心灵的“同频共振”。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说:“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当医生的眼里不仅看见了病,也看到了疾病背后的人,医学才有人的温度。“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此乃医患关系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