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昌到底有多可怕:靠诊断试剂赚了第1个亿,医械子公司即将单独上市,控股100多家公司!
“导读”
复星的两条新闻引人关注。一条是复星医药宣布,将以色列的非全资附属公司Sisram 分拆,并将在香港上市。另外一条是,郭广昌的演讲,称复星不仅是投资企业,更是产业公司。未来要做成像阿里、腾讯那样有广大用户的企业。
以下这篇文章,让你读懂郭广昌及其率领下的复星集团。
有人说,姚振华是中国的“举牌之王”,如果这句话被郭广昌听到,他一定笑了!24年前,他借款3.8万与同学一起创业,如今他已经控制5家上市公司,直接、间接控股100多家公司,坐拥八家保险公司,他构建的复星帝国市值已达1804亿!
25亿美金买入,1年后30亿美金卖出,郭广昌意欲何在?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12月8日一封致员工的内部信中提及这次交易时表示,大家以前更关注复星买什么,但最近的出售项目也让大家认识到,复星不仅会买,也会卖,通过灵活的退出机制来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
郭广昌解释,出售Ironshore,一方面能使复星在评级方面处于有利竞争地位,并将获得长远成功;另一方面能让复星在较短投资时间内获得合理回报,增强财务实力,也让复星积累在全球“投融管退”全产业链的丰富经验。
郭广昌表示,复星的核心是要发展,要不断拓展复星在所处三维空间中的布局,要始终记得为客户“智造”幸福生活。这个本质不会因为任何一个项目而改变。具体来说:
在未来的发展中,复星一定更加深度全球化、深入产业化,所以复星也必须建立从区域和产业两个维度发掘大项目机会的能力。
从区域上,欧美国家的机会要关注,但像俄罗斯、印度、巴西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机会更要关注。一定要形成“Glocal”的能力,在全球布局上加强本土化能力的建设,做到既有广度,也要有深度。
在产业上,“富足、健康、快乐”是关注的焦点,同时C2M、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能够提升全社会效率的方向也要关注。因为复星已有的行业积累,更希望参与到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以及能够代表行业最新高度的变革中。这是复星已经形成的显著优势。
精于价值投资的郭广昌,曾被人誉为“中国的巴菲特”。“投资是在跟自己的人性作斗争。”郭广昌如是说。
改变一生的决定,郭广昌出生于东阳横店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在一次爆破工作中,右手炸伤,落了个残疾,再也不能去建筑工地揽活了。后来,郭父被安排到村里一个集体企业当门卫,每月领取15元的工资。自此,郭家经济非常拮据。
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毕业前的这段时间的人生轨迹基本上都是被确定了的:小学—中学—大学。可是对于郭广昌来说,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就出现在中学时代。
像大多数的农家父母一样,郭广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早日跳出“农门”,因此父母让他报考了师范。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跳出“农门”,就这样,成绩优异的郭广昌报考了师范。
拿到中师录取通知书的郭广昌,就像拿到人生的判决书。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郭做出了第一个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决定——放弃中师,改读高中。父母不允,他就悄悄卷了一床竹席,背了十几斤米上了东阳中学。高中3年,靠着每星期回家背几斤米和一罐霉干菜,他熬了过来。
正是过早地担受人生的风雨和苦难,使得郭广昌能够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处变不惊,临危不惧。这个看似很小的决定,几乎影响了郭广昌的一生。
1985年,郭广昌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
创业第2年 实现1个亿小目标!
首富王健林,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浮躁”的年轻人:“不要一上来就说自己要当首富”,“要给自己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先挣他一个亿!”
是的!实现这个小目标,郭广昌只用了2年。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身在复旦大学哲学系的郭广昌受到鼓舞,与梁信军等人用从老师那里借来的出国学费8万元开始创业,创立上海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先后从事过市场调查,食品、电子以及化工产品的生产,较早地在中国内地推广科学化的市场调研方法。
在不足15平方米的小房间里诞生的这家咨询公司,就是复星最早的雏形,当时,公司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台386电脑。为了跑业务,郭广昌不得不经常骑着一辆28寸大横梁自行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1993年,台湾元祖食品公司进入上海,想找专业咨询公司为其发展出谋划策。广信最终获得合同,元祖甚至在合同数额之外奖赏了2万元。25岁的郭广昌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
赚到第一桶金后,郭广昌、梁信军的另外三个校友汪群斌、范伟、谈剑陆续加入,外称“五剑客”的复星核心团队由此汇合。广信也由此改名为复星,外界解读为“复旦之星”,谐音“复星”。
1993年6月,郭广昌决定退出市场调查业务,率领团队转而主攻房地产销售和生物医药领域。复星以其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
这段迅速发家的经历,被郭广昌总结为“复星最大的成功就是抓住了机遇。”
真实“复星系”直接、间接控股100多家公司
除资本运作的手法凌厉之外,郭广昌异于其他高手的地方在于,众多资本运作都不乏前期鼓噪宣扬,而郭广昌更像一只善于隐匿的猛狮,不动声色地潜伏,一旦见其爆发,瞬间已经猎物得手。
1994年,复星进入房地产业。1998年,复星实业作为上海第一家民营企业上市,募集资金3.5亿元。1998年,复星实业上市即募集资金3.5亿元,郭广昌被资本市场的魅力所深深吸引,由此展开产业嫁接资本市场的运作序幕。
令人羡慕的是,其所涉足的每一个产业投资,都被认为是正好踩在了中国经济的步点上,在合适的时间做着合适的投资。
从2003年开始,复星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了几场以小吃大的收购秀,很多也都抓住了行业周期的低谷。比如投资招金矿业时,黄金价格还停留在400美元,2005年招金矿业香港上市后,金价已经飙升至600美元,作为第二大股东的复星,投资价值增长了10倍;同样,在购买海翔药业时,复星只投入了不到3000万元,两年后在A股上市,投资回报增长了11倍。
复星的版图继续快速扩张,在医药、地产、信息、物流、钢铁、零售、证券等多个领域均有布局。
复星集团在1994年进入房地产、医药行业;2002年涉足零售业;2003年进军钢铁业、证券业;2004年屯兵黄金产业;2007年投资矿产业;2011年进入保险业。
与此同时,复星集团也在同步进行全球化布局,从2010年投资法国老牌度假村运营商地中海俱乐部,到2013年12月,郭广昌从摩根大通代表手中接过曼哈顿广场的金钥匙,复星的国际投资速度越来越快。
至今,郭广昌已经直接和间接控股的公司已超过了100家,投资范围涉及生物制药、房地产、信息产业、商贸流通、金融、钢铁、证券、银行、汽车等领域,形成“复星系”帝国。
复星帝国有多大?1804亿!有人说,复星的产业帝国大,其投资帝国更大。
举牌新华保险! 坐拥八家险企“举牌”并不是姚振华的专利,郭广昌也是有名的“举牌大王”。
去年8月10日晚间公告称,郭广昌旗下的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8月8日通过集中交易方式购买了新华保险55万股H股股份,约占其总股本的0.02%,至此复星系构成对新华保险的举牌。
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在此之前,复星系已合计持有新华保险4.99%股份,增持后共持有1.56亿H股股份,约占其总股本的5.01%。根据新华保险的一季度报告,控股股东中央汇金持有31.34%的股份,第二大股东宝钢集团也占有15.10%的股份,而复星系增持至5.01%也一举超越中国证金成为第三大股东。
而除了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郭广昌旗下的多家公司现身新华保险的持股名单之中。其中,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74%,复星国际有限公司持股1%,Fidelidade-Companhiade Seguros, S.A.和鼎睿再保险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43%和0.44%,同时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持股0.40%。
实际上,新华保险已经是复星系参股或控股的第八家保险公司了。
复星参股永安财险。
复星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合资成立复星保德信人寿。
复星与世界银行集团旗下国际金融公司在香港地区合资成立的鼎睿再保险公司正式开业。至此,复星集团完成了财险、寿险、再保险“三驾马车”驱动的保险业投资布局。
复星正式完成收购葡储蓄总行下属保险集团80%的股份。
复星国际以4.64亿美元的价格,投标购买了美国特种险企业Ironshore的伤亡及财产险种,该险种约占Ironshore公司20%的股份。该交易完成后,复星继续谋求收购Ironshore的剩余股权,并于2015年11月如愿以偿,以20.43亿美元收购了剩余的80%股份。
复星国际宣布拟协议收购以色列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Phoenix Holdings已发行流通股本的52.31%,收购基础作价约4.6亿美元。不过这笔交易最终被放弃。
复星国际宣布完成对美国劳工险公司Meadowbrook的收购。截至2013年底,Ironshore经审核总资产及净资产分别约为57.6亿美元及17.4亿美元,每年保费收入超过20亿美元。
复星国际发布公告称,由复星集团发起设立的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保监会的正式批复,批准在广州筹建,注册资本金为5亿元。这也是复星系首次获得健康险经验牌照。
复星系打造保险投资帝国的野心可见一斑。
复星的投资哲学,就是坚持做对的事情、重要的事情、难的事情。这样往往会感觉到不顺,但如果你觉得很顺的时候,可能就是你想坐享其成时,可能你是在退步时。复星现在面临的情况,就像逆水行舟,有很多东西要突破。”郭广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