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必学:半夏之鉴定

中国药店

 

仲夏之月

鹿角解

蝉始鸣

半夏生

木堇荣

……

五月半夏生

盖当夏之半

 

后世所用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生于二月,《礼记•月令》中的描述与半夏的生物学特性不符,因此有学者对先秦时药用半夏品种存疑。

 

《神农本草经》将半夏列为下品,但是仅记述了性味功效,而未见对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的描述。至魏《吴普本草》云:“叶三三相偶,二月始生,白华圈上。”其描述较为简单,但已经基本符合今天南星科半夏特征。

 

唐代半夏曾一度与由跋、虎掌混用。《本草拾遗》曰:“高一二尺,生泽中熟地。根如小指正圆,所谓羊眼半夏也。”《图经本草》注天南星云:“陈藏器云:半夏高一二尺,由跋高一二寸,此正误,相反言也。今由跋苗高一二尺,半夏高一二寸,亦有盈尺。”又说“又由跋绝类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根如鸡卵大,多生林下,或云即虎掌小者,足以相乱”。据此可见,在当时已出现由跋、半夏混淆的现象。所谓羊眼半夏如《图经本草》言:“其生平泽者甚小,名羊眼半夏。”即是指半夏之小者。《新修本草》记载:“半夏所在皆有,生泽中者,名羊眼半夏,圆白为胜。然江南者,大乃径寸,南人特重之。顷来互相用,功状殊异,问南人说:苗,乃是由跋。陶注云:虎掌极似半夏,注由跋,乃说鸢尾,于此注中,似说由跋。三事混淆,陶竟不识。”

 

宋以后,这种半夏、由跋、虎掌混用的情况又得以纠正,如《图经本草》言:“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五月、八月内采根……然以圆白陈久者为佳。”对半夏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且首次提出半夏的叶形有竹叶形和芍药形两者不同,提出“上大下小,皮黄肉白”的块茎判断。



明代直接沿用宋的说法,至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同样认为:“半夏,所在皆有,有长叶、圆叶二种,同生一处,夏亦开花,如南星而小,其梢上翘似蝎尾。半夏,一茎三叶,诸书无异词。”同时提到:“今江西有一种小南星,独茎生叶如半夏而不止三叶,……根大,不能代半夏用也。”这些文献均可看出,古代所用半夏大部分是今用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今用正品半夏即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半夏的干燥根茎,又称三叶半夏、旱半夏,临床用量极大。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的减少,商品货源日趋紧张,目前市场有以虎掌南星、水半夏等冒充半夏现象,造成半夏用药的混乱。

 

药材鉴别

半夏:类球形或稍偏斜,直径0.8~1.5cm,上端多圆平,中央有一圆形凹陷的芽痕,其内残留有黄棕色芽鳞,四周密布棕色麻点状须根痕,底部钝圆而光滑,少有突起。质坚实,端面白色,粉性,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


虎掌南星:主块茎四周有多数小块茎组成,如虎类脚掌,块茎中心有茎痕,四周具麻点根痕,混入商品半夏者多1.5cm左右。


水半夏:椭圆形、圆锥形,有的下端略尖;顶端有稍下限的类圆形芽痕,较半夏之芽痕小而浅,其上覆盖黄棕色芽鳞。遍体可见大小深浅不同的小坑,细小而深者为须根痕,较大而浅者为珠芽痕。


水半夏无麻黄碱成分,但目前还存在争议。半夏比较圆整,可“坐”在桌面,而水半夏比较尖,会“躺”在桌面。半夏的混伪品中大部分是水半夏,但切片后二者很难区分开,这时只能通过显微鉴定了,水半夏的草酸钙针晶多是散乱的,排到不整齐,淀粉粒也是三分粒成串或者四分粒成田的不稳定复粒结构。

 



半夏与水半夏、掌叶半夏三者功效不同,不能混用。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其性辛温,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有小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虎掌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的块茎,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以其块茎形如虎掌而得名。除可化痰散结之外,还具有祛风定惊之效,也是中药天南星的混伪品。水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块茎,又叫土半夏,由于半夏资源的缺乏,水半夏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栽培并销往全国各地。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水半夏亦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其止呕作用不明显,因此并不能取代半夏。半夏与水半夏虽均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半夏的止呕效果更强,且具有水半夏所不具备的消痞散结之功效。此外,半夏还具有一定的催眠作用及抗肿瘤活性,这都是水半夏所不具备或作用不明显的。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