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 | 这6类常备药不宜热水送服
点击上方“临潭卫生计生”可以订阅哦
吃
药
大部分人吃药的时候关注的是药物的用法、用量。殊不知,服药的水温也很有讲究。服药不宜用热水(一般指60℃及以上),因为有些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疗效。下面让我们看看哪些药物不宜用热水送服。
1
易被高温破坏失活的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助消化的酶类、各种活疫苗以及含活性菌的制剂。
酶是有活性的蛋白,遇热变性凝固,从而导致疗效下降或消失。常用的有胃蛋白酶合剂、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此类药中主要含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
疫苗遇高温灭活,则不能起到免疫机体、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活性菌不耐高温,用开水冲泡或送服可将其杀死,从而失去治疗作用。如乳酶生含有乳酸活性杆菌,整肠生含有地衣芽孢杆菌,妈咪爱含有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含有嗜酸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
这3类药物一般宜选用低于40℃的温水或凉开水冲服、送服。
2
遇热易被氧化还原的药物
3
胶囊
胶囊壳的主要成分是明胶,在热水中胶囊壳会溶化并溶解,里面的药物迅速释放出来,不仅影响口感,而且影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服用肠溶胶囊时,热水会使胶囊到达肠道前溶解,提前释放的药物经过胃酸的破坏作用,最终不能顺利到达肠道发挥原有的治疗效果。若更早,而且迅速释放出的药物浓度较高时,可能还会对咽喉、食管等形成刺激,引起恶心、溃疡等不适。因而,胶囊宜用温开水送服。
4
糖浆类药物
如止咳糖浆等,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降低黏度,使其不能覆盖在发炎的咽喉等部位形成保护性药膜,从而使药效大打折扣。故在服用这类药物时,水温宜低于37℃,而且不宜多喝水。
5
含挥发性有效成分的中药
金银花、柴胡、荆芥、藿香、薄荷等中药都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这种芳香气味来自具有药用价值的挥发油,而挥发油多不稳定,遇热容易挥发和分解。很多中药颗粒剂和冲剂中含有这些中药成分,建议冲服时水温不超过40℃~60℃。
6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易水解,随温度升高水解速率加快,且水解后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可引起类似青霉素过敏等症状。冲服阿莫西林颗粒时应控制好水温,最好在40℃以下或用凉开水,冲后马上服用,不宜久放。
为了保障上述几类药物的疗效,建议大家在服用时,以温开水(以口感有点暖为宜)或凉开水(25℃左右)冲服或送服。
相关阅读
一般服药都需用水,但以下几种换成米汤等能提高胃肠舒适度及疗效。
清热中成药,喝点米汤。清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常见的有维C银翘片、板蓝根片、金银花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龙胆泻肝丸、知柏地黄丸等。但是,清热药多数性味苦寒,容易伤害脾胃。而温热的米汤性味甘平,具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还能覆盖胃黏膜,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刺激,十分适合送服此类药物。另外,用于外感发热药物如麻黄汤、桂枝汤等药物时,还能帮助发汗、保护胃气。米汤最好是大锅饭中熬出的米汤,不要放碱,选择不含米粒的部分,温热黏稠的最好。
补肾中成药,用淡盐水。六味地黄丸是常见的补肾药物,常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肾阴不足病症。而盐味咸,性平,归肾经,能引药入肾,调味和中,益肾润燥,所以可以作为药引。其他宜用淡盐水送服的中成药还有大补阴丸、左归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四神丸等,多为治疗肾虚的中成药。具体做法:取食盐2克,加温开水100毫升,搅拌溶化即可。但是,老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需要限盐,使用前应当先咨询医生。
通便药,喝蜂蜜。蜂蜜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功能。凡治疗肺燥咳嗽、阴虚久咳、习惯性便秘等病症的中成药,以蜂蜜水送服为佳。取蜂蜜1~2汤匙,加入温水中,搅匀可送服麻仁丸、百合固金丸等。
活菌剂,牛奶送服。多数药不宜与牛奶同服,否则可能影响有效成分的释放和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但活菌剂是个例外。目前常用的活菌制剂有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它们含有相应菌群,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改善或重建体内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一般建议的是,活菌药在饭后30分钟吃,吃药前喝点牛奶或者用牛奶送服,效果更好。这是因为服用牛奶后,牛奶能在胃部形成保护膜,防止胃酸对活菌药物的破坏。需要注意的是,牛奶温度不能太高,一般不超过40摄氏度,否则会破坏活菌的活性。
此外,姜汤具有散风寒、暖肠胃、止呕吐等功效,可用于送服藿香正气丸、理中丸等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的中成药;大枣汤有助于保护脾胃、养血安神,归脾丸、香砂养胃丸等药可用其送服。
———— END ————
主编:彭德忠
责编:折建中
来源:网络整理
投稿邮箱:zhejianzh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