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事│发生在我院六病区的故事——

湖州市中医院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孙思邈·《大医精诚》

小编要讲述的是昨天刚发生在六病区里的故事——


六病区33床耿大伯昨天终于可以出院了。而此时,他内心非常感慨,过去的几天里,他曾命悬一线,陷于极度困厄的境地。是这里的医护人员挽救了他的生命,特别是科主任艾宗耀,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给予温暖和鼓励。

时间回溯到5月2日,耿大伯因醉酒后意识不清被朋友送入急诊并收入病房。经治疗清醒后,医护人员了解到他没有妻子和儿女,没有兄弟姐妹,平时独居在家,靠着政府补助生活,平时过过日子倒也过得去,但眼下却是疾病缠身,又无人照料。

宗耀得知这一情况后宽慰他:“你的困难,我们已经知道了,先安心养病吧。”说完,他还请了病区里一位保姆顺带着照顾耿大伯的生活起居,又拿出了饭卡让他先去食堂买饭。

 昨天,耿大伯出院了,艾宗耀又细细叮嘱:“老耿啊,回去一定要好好休息,按时吃药。一定要戒烟戒酒呀!”说着,还递上名片:“如果有啥不舒服或者有困难都可以找我”。随后,艾宗耀从袋子里取出一双崭新的鞋子,“你的鞋子破了,就穿这双鞋吧。”

这一刻,耿大伯他一把握住艾宗耀的手哽咽着:“艾,艾主任……谢谢……太谢谢您了!您真是一位好医生啊!”

其实,像这样的情况,经常在六病区发生

小编这里转载一篇今年年初,湖州晚报刊发的稿件——

  艾宗耀:医生心里要装着病人


医生心里要装着病人,不是一句空话。其中的爱与责任,就在医生写下的医嘱、开出的药方里,在跟病人沟通的话语中、交流的眼神里,在日夜苦学提升业务的坚持与执著里……艾宗耀说,医术与医德是医生安身立命的本事,缺一不可。


心里装着病人,要理解病人的痛苦


“以前只晓得艾医生好,没想到他在湖州城里有点小名气。我在莲花庄锻炼时说自己中风过,在中医院看的病。好几个老人家凑过来问,是不是找了姓艾的医生。”透露这个小秘密的老人叫潘荣荣,他嘴里的医生叫艾宗耀,是市中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病科的负责人。

老潘今年74岁了,59岁那年因为中风与艾宗耀结缘。“那时艾医生刚到市中医院,还跟着师傅;我刚刚中风,走路都困难。”因为这个年轻后生和气耐心、百问不厌,老潘一跟就是10多年。从当初扶着墙才能勉强走路,到现在每天坚持步行4公里,老潘10多年来承受的苦和难,艾宗耀也都看在眼里。

“得病很痛苦,身心受煎熬。”艾宗耀小时候得过哮喘,身体特别弱。小学到高中阶段,每年都要请上一两个月病假,每个月都有几天无法上学。这段特殊的经历,在艾宗耀当上医生后给了他不一样的体验。他总能敏感地捕捉到病人对疾病的恐惧,体会到病人内心的痛苦。慢慢地他发现医生的语言、甚至眼神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慢慢地他开始跟每一份医嘱、每一张处方较上劲,碰到经济困难的病人,还会自觉地帮着算算处方上的医药费。

去年6月,神经内科来了一位60多岁的轻度中风患者杨大爷。艾宗耀去查房时,发现杨大爷身边无人服侍,一打听才知道他是一位独居老人,没有直系亲属。杨大爷一个人住院,又拿不出伙食费,艾宗耀悄悄地将自己的饭卡给了护士长吴桂莲,让她帮忙给杨大爷去医院食堂买饭。杨大爷前后住院10天,艾宗耀用饭卡为老人买了10天的饭菜。旁边的病人夸他心地好,艾宗耀却说一个人如果连饭都吃不上,怎么可能看好病。

前段时间潘荣荣的儿子身体突然出现不适,媳妇试着给艾宗耀打了个电话。没想到放假在家休息的艾宗耀放下电话,就赶到了医院里。“非亲非故的,不容易,他晓得我们心里急啊!”近日,潘荣荣又带着小妹妹去中医院找艾医生了。“她最近血压很高,找艾医生查查,放心!”

艾宗耀身边,像潘荣荣一样追了10多年的忠实粉有一大批。


心里装着病人,自身本领要过硬


“不要把感冒当成小事情,每年全世界死于感冒的病人不少。”这是艾宗耀对新入行医生培训时常说的一句话。医生要有一颗向善的心,但光凭一腔热血不行,治病救人要靠真本事。

艾宗耀在武汉读研究生时,导师叫陈克进,是湖北省中医院急诊科教授、湖北省劳动模范、第二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老师技术好,对待病人如沐春风。”实习一年多,每天跟着导师问诊,艾宗耀从没有看到导师对病人红过脸,不给病人虚开昂贵的药品,倒是每天跟着查房到深夜,出差到外地也不忘电话查房。艾宗耀的治医、治学风格深受影响。到了中医院,艾宗耀就坚持24小时查房。这种耗时费力的“笨方法”,艾宗耀觉得最管用:一是方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有更多时间跟病人沟通和交流,指导饮食和锻炼。跟导师一样,出差或在外开会时,晚上艾宗耀也会给科室去个电话,了解当天及重点患者的情况。在他身体力行下,夜查房成了医院神经内科的习惯。

人们常说,板凳要坐十年冷。变对复杂多变的疾病,医生更是容不得半点懈怠。从2005年到医院工作开始,艾宗耀每天晚上坚持看两到三小时的业务书。女儿出生后,他把自学的时间调整到女儿睡着以后。“大医院分科更细,我们锻炼的机会多。”艾宗耀笑着说,自己学的是中医,但这几年西医业务也没落下,走了条中西医结合的路子。这些年,他呆过急诊科、搞过消化科、ICU,也去过市三院跟着沈鑫华医生学过心身科。因为会了“十八般兵器”,深得老年病人的信任。

“多年的临床经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想治更多的病、救更多的人,必须靠团队,钻研最重要。”艾宗耀说,医生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对病人用心不用心,负责与不负责,医生处理方法是不一样。艾宗耀对自己的团队成员有三个要求:一是沟通要细心,二是对专业有上进心,三是对工作有责任心。在他的带领下,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病科室开展了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眩晕的手法复位、脑梗死穴位埋线治疗、肉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可疑癫痫患者的长程脑电图监测,运动神经元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中药针刺综合干预模式等多项新业务,医院神经内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平已处于全市前列。




猜你喜欢


看预告│本周末 我院有场学术盛会

天天学中医法

这个病毒很厉害,大家千万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