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纪律规矩 争做合格党员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那么,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是要靠严明的纪律,要把纪律规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纪律规矩管住全体党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反复复强调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就是要让全体党员明白守纪律讲规矩是一名合格党员最起码要求,更要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新常态。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更要时刻做到严守纪律规矩,特别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求真理,自觉涵养学习之心。理论上的清醒坚定,是思想政治清醒坚定的前提,是理想信念坚定的基础。基层党员干部更要把学习作为使命责任、毕生追求、人生境界,要加强理论学习,尊崇党章、遵守党规党纪,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牢固树立树牢“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要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避免少知而迷、少知而盲、无知而乱,不断增强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怎么学、学什么?具体说来,就是要读好两本书:一本是“有字书”,一本是“无字书”。所谓“有字书”就是《党章》、“两《准则》四《条例》”、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等系列重要论述摘编、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等,用先进知识武装头脑。所谓“无字书”,就是不断地通过学思践悟、慎思明辨、善行至远,事事许以公心、一心为民。
知权责,自觉涵养进取之心。履职尽责、干事创业,是基层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的最好表现。要知道自己身上的权力与责任,要按纪律、按规矩、按程序办事。有大局意识,顾全大局办难事、全心全意干实事、创新思路办新事,不断提高执行能力和办事效率,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坚决反对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和选择性作为的不良现象。坚持以知促行,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
明法纪,自觉涵养敬畏之心。对党规党纪、对法律法规,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做人有“底线”、做事有“红线”。知线,才会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守线,才能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安安稳稳。党员干部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严守党章党规党纪,还应恪守“三严三实”、“四讲四有”,做到“四个服从”、“五个必须”,杜绝“七个有之”。党员干部要敬畏法纪、道德、权力,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认清形势、保持清醒,不打擦边球,不踩“红线”不越“底线”。
研实情,自觉涵养干事之心。村看村,户看户,人民群众看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基层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群众地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和党的形象时刻放在心中。在日常工作中,要扎扎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不能做样子、摆架子,多为人民群众着想,主动热情为民服务。现阶段如火如荼的精准扶贫工作,更是要求我们要以一对一、面对面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谋取福利,应该以此为契机,多下基层,多接地气,更好地为老百姓办实事。
懂知足,自觉涵养平常之心。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忧。知足的人,才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权力、名利,做到不与别人攀比,端正心态、轻装上阵,享受学习、工作和生活;知足的人,才会对组织的培养、领导的知遇、朋友的帮助和家人的支持,常怀感恩之心。相反,不知足的人,往往极易醉心于攀比、醉心于追名逐利,经不起外界的诱惑,逐步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慎交友,自觉涵养廉耻之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结交的大多都是与自己志趣相投、经济实力等方面相近的人。但同时也存在交友不慎,导致违纪甚至违法的悲剧。在结交朋友的过程中要懂得,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责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党员干部在结交朋友的过程中要结交两种人:一种是良师,一种是益友。知人知面更要知心。绝不能因为情面、出于义气,更不能因为诱惑和利益,为朋友去做违反法纪、破坏规矩的事情,这样害人害己的事情做不得,做了必然会付出惨重代价。必须抵制诱惑,守住底线,要学会对朋友说:“NO”。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党章党规党纪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守纪律讲规矩,都要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主动作为、高效作为、创新作为、奋发有为,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为如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