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专题丨四招就能“搞定”你父母!这些保健品“忽悠陷阱”不得不防!
今天是万众瞩目的3.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应有“3.15”意识
面对制假贩假、虚假宣传等不良现象
都应自觉抵制、果断拒绝
然而,总有一些保健品卖家
视法律法规若无物
堂而皇之坑害不明真相的老年朋友
暴利
不少保健品厂商和销售部门通过虚假宣传甚至诈骗的伎俩,将低成本的保健品高价卖给消费者,从而谋取暴利。
数字
中国保健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
说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指出,某些保健品“谋财害命”——对老人而言,既要了钱财,又可能贻误老人治病的时机。
保健品“忽悠”猫腻百出
令不少老人防不胜防
这些常见的“忽悠”伎俩
还望你及时告知家里的爸妈
别让他们再上当了
▼▼▼
1
“免费礼物”成诱饵
案例
张大爷在某日遛弯的时候,偶遇一个年轻人笑脸相迎。年轻人说他是某医药公司的销售人员,并称有一本养生书籍要免费送给张大爷。张大爷欣然接受请求,并跟着年轻人前去领书。
到了领书地点,张大爷发现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大型义诊活动”,年轻人将张大爷带到一处坐下,给了他一本印刷粗劣的书后,就向他极力推荐某款保健品,张大爷听得动了心,最终以1800元的价格买了一个“疗程”的某中药保健品,并在场登记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几天后,张大爷接到了派出所的电话,警察说,最近捣毁了一个保健品诈骗窝点,叫张大爷去取回被骗的钱......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解析:
诈骗分子利用了多数老年人贪小便宜的心理,以“免费”为诱饵进一步引诱其进入消费陷阱。
一些老人可能并没有购买保健品的需求,但是一听“免费”二字就失去判断力。
应对:
“天上不会掉馅饼”,要让老人对所谓的“免费”项目提高警惕。教会他们拒绝任何在“免费”背后的收费项目,以免受骗上当。
2
“专场活动”来“洗脑”
案例
刘婆婆从邻里口耳得知,某“中医专家”要到社区某户居民家中举办“养生专场讲座”。“讲座”当天,刘婆婆和一群老人挤在一处房屋内,听台上的“专家”讲解各种养生常识,并教授了一些“养生诀窍”。
“专家”讲得认真,听众也十分“入迷”,到了“讲座”后半程,“专家”趁刘婆婆们沉醉其中,突然摆出一项保健品,并称自己因为经常服用之,“百病不生”。
听完“讲座”的刘婆婆感觉这位“专家”很“权威”,便信了他的话,花了3000元买了一盒实际上很普通的保健品,满足地回家了......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解析:
如今,许多骗子擅于使用“温水煮青蛙”的套路,先用开办“讲座”等活动的方式标榜“公益性”,在骗取了老年人的信任后再逐步推出保健品。
应对:
要让老人对所谓的“讲座”、“义诊”等活动加以判断。若这些活动不是公立医疗机构、慈善机构等权威部门举办的,则应提高警惕,最好不要参与。也不要参与这些活动中所有的收费购药等项目。
3
“专家”称号掩耳目
案例
60岁的老李前几天接到一个电话,电话另一头自称是“中国科学院医学专家”,称正在进行一次健康问诊的公益活动。老李和“专家”聊了一番后,“专家”说老李的身体处于严重“亚健康”状态,需要调理。
随后,“专家”向老李推荐了某种“特效药”,称一个疗程即可将体质调理好。被吓得不轻的老李听信了“专家”的话,迅速将2000元钱汇在了对方的银行账户上......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解析:
“专家”之所以容易取得老人们的信任,很大程度上在于保健品公司擅长营造“气氛”。许多老人对“专家”盲目信任,而在电话的另一端则更难判断对方的真假了。
应对:
提醒老人在接任何陌生人的电话时,不要听信对方的任何带有诱导性质的话。不要接任何外地和地址不明的电话号码。
4
微信成为新“灾区”
案例
65岁的季大妈在儿女的指导下用上了智能手机和微信。她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关注了十多个养生保健相关的公众号......
季大妈每天最爱做的事就是看这些公众号的养生文章,看见一些“疗效极好”的保健品,季大妈眼睛也不眨一下,直接下单,一来二去,季大妈在微信上买保健品的花销已超过2万元,保健品的盒子在家里垒成了小山。
但这些保健品并没为季大妈带来一个好身体。这几天一降温,季大妈仍然因为感冒住院了......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解析:
网络表达更吸引人,网上支付也更加便捷,许多骗子盯上了微信等线上平台进行诈骗,比以前更“方便”了......
应对:
提醒老人不要胡乱关注非权威的微信公众号,对所有线上收费项目长点心眼。此外不要轻信朋友圈转发的任何未经核实的传言。
这些重要的事
一定要让老人记住
✔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要把保健食品视为药品可以治疗某些疾病。
✔选购保健食品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认准外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
✔ 要正确对待广告宣传。人群中个体的差异很大,不要盲目相信广告里的用语,不要轻信结果如何有效的证言。慎重看待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不要轻信药店、商场、超市里所谓专家的夸大宣传。
把这条微信
转给爸妈吧
一次善意的提醒
也能展现儿女的关怀
来源:综合财经网、人民网、网易新闻等
【四川卫生计生】
scweishengjisheng
卫生热线:12320
计生热线:12356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