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仁心妙术 大医精诚——记河南省中医院名老中医毛德西教授

河南省中医院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他是病人眼中的“中医大师”,解疑难杂症于“望闻问切”之间;他是学生眼中德高望重的老师,竭毕生精力传承中医文化;而他却视自己为中医殿堂里的“入门人”,古稀之龄仍勤勉好学。他,就是河南省中医院的名老中医——毛德西。


毛德西教授查房


情系病患怀仁心

每天清晨,还未开诊,就有许多病人早早地在毛德西的诊室外等待。他们当中,不少都是从省外慕名而来,长途跋涉只为获得毛德西的诊治。从早上七点半开始直到中午,虽然毛德西几乎不间断地接诊,但仍有不少病人轮不上叫号。对于77岁的他,能多看一个病人比更早吃上饭更重要,而他的午饭通常都在中午一两点之后。

这样坐诊的日子,几十年如一日。“能给老百姓看好病,才是真本事。”几十年里,这是毛德西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给病人的承诺。毛德西曾认真地打量过自己的病人,农民工多,下岗工人多,在校学生多,这些群体,经济收入少,患病几率高。“如果我不能认真地为他们服务,作为一名医者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毛德西常常告诫自己。所以,每一次问诊,他不仅想着如何为病人治好病,还想着如何给病人减轻负担。

毛德西善用经方,经方不仅药效好,而且经济实惠,最适合老百姓。曾有一位从杞县来看病的老太太,患胃痛多年,找到毛德西看病。刚一把完脉,老太太就不好意思地说:“我只剩下50元钱了,怎么办?”毛德西安慰她,“你放心,我知道了。”开了三剂加味桂枝汤,总共花了十几元钱,这让老太太感激地说:“毛大夫,你真是替病人着想的周到!”后来老太太的儿子来看病,说他母亲吃了三剂药,胃痛病到现在都没有犯过。

做医生,医术很重要,医德更重要。让毛德西记忆深刻的一次,是一位中年病人找他看病,给他开了药,对方竟然不满意,质疑“这么便宜的药咋能治好病?”这让毛德西陷入更多思考,为何患者都觉得贵药才能治好病?“有德则术高,无德术无用。医德不好的医生,必然把名利看得重,名利看得重了,再好的技术也发挥不出来。”所以毛德西时常给年轻医生讲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他希望每个医生都能用这样的态度从医,这才是“救死扶伤”的真义。

对待患者,毛德西还是个“较真”的人。对于病情复杂、用药比较多的,他常常把药名写到纸上,叮嘱如何煎服,一直说到病人清楚为止;对于暂时不太明白的疾病,他常请同仁一起会诊,或者介绍到外院诊治,从不敢妄断;他自己记录了一本常见的病食疗方,经常翻出来给病人讲解,有时还亲自用毛笔写在宣纸上,送给病人。

毛德西教授给学生讲课


勤学善思精医术


五参顺脉方、安胃清幽方、肝达舒方……这些毛德西研制的药方,如今仍是河南省中医院保留应用药品。临床经验丰富,善于融汇新知,让他的医术获得了业内同仁与患者的一致好评。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毛德西共发表学术论文143篇,出版专著30部。但他却不敢懈怠,始终坚持勤学、善思。“国医大师任继学先生说过,‘不到六十不懂中医’,我只不过还是中医殿堂的入门人。”对于大家的赞誉,毛德西总是如此回答。

虽已逾古稀,如今的毛德西却仍保持着每天读书学习的习惯。特别是退休以后,每天上午应诊,下午专心看书、写作,“一日不看书,不提笔写点什么,就好像虚度光阴一样,食不甘味,卧不安席。”这样的习惯,也与毛德西的求学经历密不可分。

年轻时,爱好文学的毛德西阴差阳错地步入中医行业,但幸运的是,师从名家的经历让他终身受益。他的老师——张文甫先生为祖传六代世医,对经典与历代医家如数家珍,能通背《医宗金鉴》所有歌诀。初拜老师,就被要求背会“四小经典”(即汤头歌、药性赋、濒湖脉诀、医学三字经),“那时天气已冷,窗户四面透风,晚上冷风吹的飕飕响,几个学生就围着被子看书,夜以继日,两个多月终于背会了。”他回忆说。熟背经典让毛德西的中医学习之路越来越顺畅。现在的他不仅能背诵许多经方和时方,还记录了许多民间验方、单方,在遣方选药时,常能随手拈来,运用自如。

一位进修生曾说:“毛老师的经验很丰富,方药很多,但不知从哪里入手。”在毛德西看来,现在许多年轻人读经典不够,记得方药不多,所以开起方来才会“临阵磨枪”。方剂和药物,犹如打仗的武器一样,只有记得多,记得熟,才能对付各种复杂病症。记得少,临阵只能孤注一掷,应付了事。

毛德西的另一喜好是买书、读书,家里的两个房间都被书占满了。“中医不只是一门医学,还融会了历史、文学等,只有不断读书才能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新。”他相信只有“入细”读书,才能品味出书中的真谛,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所言的“入细”让毛德西不仅读书粗中有细,治病也坚持精益求精。他自己也从不固守经验,坚持辩证思维。他的学生都觉得他经验难学,毛德西却道出了其中的秘密:“中医临床之魂就是‘因人、因时、因地’治疗。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所以经方时方都不宜照搬照用,要善于结合个体病证,选用最合适的方药。”

正是以此为训,从医57年来,毛德西融汇各家之长,师古而不泥,他“善用经方、不忘时方、积累验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临床组方,并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对药”和“三味方”,创新经验方百余首,不仅针对自己擅长诊治的心脑血管病和消化系统疾病,还涉及内科、儿科等领域。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他总结出辨证论治“八要”,即“明理、识病、辨证、立法、拟方、鉴药、养生、思误”。所以,他坚持治病求本,临证善于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如治疗冠心病,以气阴两虚夹淤立论创五参顺脉方;治疗消化性溃疡,以脾胃虚寒夹滞立论,创安胃清幽方;治疗慢性肝炎,以清补淡渗立论,创肝达舒方等。

毛德西教授给意大利洋学生讲课


创新传承扬文化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但如何传承、创新,让其散发出经久魅力,为更多人疗愈疾病痛苦?这是多年来毛德西对自己的不停追问。“只有拜名师才是中医学习的捷径,也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从名师的经历让毛德西体会很深。

2012年,河南省中医院成立了毛德西名医工作室。为了鼓励年轻人“读经典、拜名师”,毛德西亲自带领学生南下北上,拜访邓铁涛、李振华、周仲瑛、张学文、刘尚义五位国医大师,并认真书写拜访笔记,撰写总结大师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毛德西1994年开始承担研究生导师工作,在2006年被聘为国家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作为老师,他备课从不马虎,重复的课程,每年都要增加新的内容,讲解一些新的观点和思路。如今,由他带教的不少学生都已是各自领域的技术骨干。“毛老师对于学术问题都是一丝不苟,对我们的指导也是从一点一滴入手,一张处方、一味药物,都讲解得清清楚楚。”毛德西的学生禄保平、毛峥嵘至今都记得跟师学习时的各种细节。

中医之学,传承是基础,发扬是提高。2009年夏天,两名60余岁的“洋学生”从意大利漂洋过海来跟随毛德西学习正宗的中医。能让祖国的医学发扬海外,毛德西既自豪又骄傲。他不仅在诊治疾病中,认真给他们讲解中医的基本知识与自己的临床经验,还让其他学生用拼音为两人书写简易病例与处方。五年学习期满离开之时,两个“洋学生”伸出大拇指感叹:“在毛老师这里我们学到了真正的中医!”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坚持看病读书,是毛德西追求大道的方法。但对“道”的思考也让他更关注中医文化的传承:“我们把中医的‘道’丢得太多了,大的药方多了,经方用的少了;贵重药方多了,惠民药方少了。如何才能正本清源?”这些年来,他用自己的行为践行着自己对“道”的追求,身体力行让中医的薪火传递,也让中医的生命力焕发出更强活力。

如今,毛德西拥有最简单的心愿:“只要还有余力,我必将在岗位上为更多患者服务。对我而言,再多的荣誉都不及做好百姓的医生更有价值!”大医精诚,诚如斯人。


毛德西教授和国医大师邓铁涛在一起

  承古纳今  厚德为民

           

               挂号:0371-60908747

               医保:0371-60908829

               急诊:0371-60908760

               地址:郑州市东风路园田路口

长按 识别二维码  关注河南省中医院

相关话题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