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送居民健康红利
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健康的体魄,对于西海岸新区的居民来说,如今能享受到的一大拨健康红利,得益于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23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国家首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之一,西海岸新区先行先试,在黄岛区人民医院、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黄岛区中医医院、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黄岛区第二人民医院、黄岛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一中心6所公立医院全面实施综合改革,众多亮点吸引眼球,较好实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获得了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考核复评组的充分肯定,中期评估全省第一。
公立医院改革首先改变的是补偿机制,改变原趋利经营模式。据了解,六家公立医院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所得利润和药品收入完全脱钩,仅黄岛区四家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就让利于民1.07亿元。对于享受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红利的新区百姓,看病省钱成了群众最大的实惠。数据显示,公立医院实行综合改革以来,试点医院总药占比、门诊药占比、次均门诊费用较改革前分别降低19.80%、32.03%、15.20%,收到了“资源得优化、医院得发展、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的良好效果。
除了药品的零差率销售,新区还合理调整了医疗服务收费标准,CT、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检查费大幅下调价格,分三批对试点医院的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治疗费、床位费等医疗服务性收费价格进行了调整,进一步体现了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医院的收入结构也得到优化。
此外,改革编制人事制度也成了新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一大亮点。参与改革试点的六家公立医院实行人员编制总量备案制,新进人员实行聘任制管理,赋予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同时新区出台《青岛市黄岛区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和培育办法》,吸引国内知名医院的高级专家来区提供医疗服务,促进人才队伍的进一步优化。
记者了解到,新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来,六家公立医院服务流程得到持续改进,青岛市“院间诊疗一卡通”先后在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黄岛区人民医院、黄岛区中医医院试点上线,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在青岛市率先实行60岁以上老人门诊就医挂号全免费。黄岛区卫生计生局与人社、民政等相关部门探索建立了“民生大数据”信息共享机制,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改革后,新区公立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有效提升了区域诊疗技术和群众健康获得感。”黄岛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春节刚刚过完,62岁的董老太依依不舍送走了在城里工作的儿女,刚想好好休息一阵,身体就发出了警报。近日,董老太因为脑梗阻被送到当地的黄岛区第三人民医院治疗。医生诊断老人的病情后建议转院治疗,并与黄岛区人民医院取得联系。通过诊疗信息平台介绍病情后,董老太“向上转诊”直接被送进了神经内科病房,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医治,很快就控制了病情并身体好转。老人病情已无大碍后,又“向下转诊”回到黄岛区第三人民医院就近休养治疗,不仅节约了治疗费用,也集约了优质医疗资源,收获了患者的满意,实现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
记者了解到,董老太患病就诊的经历,只是西海岸新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春天开始,新区在五大片区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选择黄岛区人民医院、黄岛区第三人民医院及辖区村卫生室,进行青岛市“慢病与心脑卒中防治一体化分级诊疗”和“慢病知己管理模式”试点项目。“患者在基层就诊需要向上转诊的,可以直接送到病房及时治疗,免去了以往很多转诊的流程。”黄岛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束凯伟介绍,项目试点以来已完成向上转诊860余人次,向下转诊530余人次。
“新区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是在全市率先开展的,并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分级诊疗试点单位之一。”黄岛区卫计局工作人员介绍,为加快推动一体化联动建设,黄岛区人民医院牵手青岛市立医院(集团)、黄岛区中医医院牵手青岛海慈医疗集团、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牵手青大附院,分别合作共建紧密型医联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新区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中,还承担了一些颇具“国际范儿”的试点项目。其一就是在黄岛区人民医院开展的临床路径和支付方式改革项目。据介绍,该项目是受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委托,在英国临床技术优化研究院(NICE)的技术支持下展开,项目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脑梗塞等4个病种和29个分支路径的病种定价、支付、自付标准。
“这个项目在全国只有4个试点,我们是其中之一,通俗来说就是为这些病制定一个治疗方案的标准,优化技术流程,实现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然后再推广开来。”束凯伟介绍,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试点,共完成入径病例614例,实际完成病例537例,入径率达95%,完成率达87%,患者满意度达到95%以上。
此外,借助全省唯一一个中德合作“县(区)级公立医院医疗质控体系”试点项目,新区也进一步加快了改革医院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进程,全区医疗技术革新步伐不断增速。据介绍,目前,全市首例3D打印膝关节置换术已在黄岛区人民医院成功实施,10多项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支气管灌洗、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微创诊疗等80多项新技术在临床成熟运用,群众受益水平不断提升。
据了解,自2017年初以来,参与改革试点的六家公立医院实行人员编制总量备案制,对新进人员实行聘任制管理,赋予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自改革实施以来共为试点医院核增编制569名,有效解决了人手短缺问题。另据悉,新区率先在青岛市实行校园招聘,吸引了国内知名医院的高级专家及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等高医学院校的优秀毕业生来区就业,同时新区出台《青岛市黄岛区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和培育办法》,促进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
“柔性引进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国内著名医院的20多位全国顶尖中医院专家,定期来新区坐诊、带教,累计为11000余例疑难杂症患者解决了病痛。”黄岛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日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公立医院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服务新路径,“院间诊疗一号通”、“远程健康管理系统”等大数据健康应用平台陆续上线,公共卫生信息化智能体检车开到群众家门口,使六家公立医院服务得到持续改进。其中,青岛市“院间诊疗一号通”先后在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区第二中医医院、区人民医院试点上线,一卡在手可办理住院的所有相关手续,省去了不少的看病流程,更加方便。
同时,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在青岛市率先实行60岁以上老人门诊就医挂号全免费,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2016年,全区住院次均住院费6852元,增长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7个百分点。黄岛区卫生计生局与人社、民政等相关部门探索建立了“民生大数据”信息共享机制,资源互通。“这种信息共享机制,医院间可在病人转去之前,通过医院的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就可看到病人的病情情况,提前安排入院手续,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束凯伟说。
“改革补偿机制让六家公立医院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所得利润和药品收入完全脱钩,公立医院补偿由原来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的服务观念逐渐转变,公益性逐步得到体现。”黄岛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药品全部平进平出零差率销售,让医院的所得利润完全脱钩于药品收入,将原来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贴两个渠道。据悉,自2013年2月至今减少药品收入1.69亿元,让利于民1.07亿元。
另外,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新区分三批对试点医院的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治疗费、床位费等医疗服务性收费价格进行了调整,提升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大幅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原来做胸部核磁共振项目,一个部位的价格在800元左右,自降低这个大型医疗设备费用以后,现在做一个部位的价格在400元左右。CT检查以前价格在200元到300元不等,现在100元左右,降幅达到了50%以上。”束凯伟如是说。据悉,此举进一步优化了新区医院收入结构,更加惠利于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减轻老百姓就医负担,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新区将原服务收费、药品加成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就是把原药品加成部分,通过政府补助方式来体现。据悉,改革医院基本药物和中标品规常用药品全部实行省网采购,配备基本药物品种达到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总数的90%以上,1600余种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
其中,将药品加成政策取消后的政策性亏损,还通过编制内人员社会保险、离退休人员工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和承担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等支出进行补偿。据悉,新区财政每年安排此笔补偿专项资金4000万元。
此外,还加大对公立医院硬件设施的支持力度。2013年投入2.1亿元为黄岛区人民医院建设4.4万平方米综合病房楼一处,2015年投入3300万元为黄岛区人民医院、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购置128排和64排CT各一台,2013至2016年对改革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等投入累计达到4.3亿元,占全区卫生类政府实事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比重达到55%。有效保障了改革医院的正常运行,同时减轻了老百姓的就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