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全力构筑农村心理“纵向互联”服务体系

青岛卫生计生官微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大多数人有过焦虑、抑郁、厌烦、冲动、愤怒等情绪偏差表现,很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胶州市作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系点, 依托农村社区医疗卫生网络,将精神疾病三级防治网络融入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网络,率先在全省建立起“纵向互联”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探索实施“医院-社区-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防治结合、城乡结合、医养结合、助帮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

镇卫生院有个“心灵港湾”

  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坐在放松驿站内舒适的放松椅上,听着舒缓的轻音乐,心情顿时放松下来;如果这时还觉得内心很压抑需要排解,隔壁心语心苑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可以提供心理测试和咨询;经过咨询如果还是不能够缓解,出门对面的心灵密码和心灵氧吧可提供宣泄治疗和沙盘治疗,从而帮助病患得到有效治疗。


  这个“心灵港湾”从仪器设备到诊疗环境堪比专科医院,但它却设在胶州市里岔镇卫生院。


  从去年9月份至今,这里已经接待了200多位病患,刘婷(化名)是其中一个。“当时我的状态很差,不爱说话不想吃饭,连孩子都不想看,和家里人都闹翻了。”刘婷说,去年生完二胎后,由于家庭关系紧张,加上自身性格缺陷,她与丈夫婆婆的关系迅速恶化,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在一次产后复检,刘婷的主治医生发现了问题,判断她应该是得了产后抑郁症。“经过两个月治疗,我的情况好转了很多。”刘婷说。

县乡村三级互联形成防御网

  在里岔镇王乔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17年的徐丽梅说,多年来她遇到了很多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但当时根本不懂心理健康知识,也不知道是心理疾病,只当是对方脾气性格不好或者精神有问题。


  “现在要是再遇到需要帮助的村民,我知道该怎么帮助他们。”徐丽梅说,去年胶州市统一组织乡医进行了心理健康培训,目的就为了弥补农村基层心理健康服务的空白。


  市一级,建有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面向全市提供的心理咨询诊疗,定期组织下乡到乡镇、社区、养老机构提供心理服务培训、医疗巡诊、康复指导、健康咨询讲座、部分健康档案管理等。乡镇一级,在里岔、铺集几个地方试点开展心理咨询门诊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及心理测查工具,来为群众提供初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救助服务。村一级,针对乡医进行了系统培训,让他们成为合格的测评预警员。他们依托农村社区医疗卫生网络,将精神疾病三级防治网络融入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从而形成一张无形的防御网,通过多种途径,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救助服务,通过心理宣教、测评预警、心理干预和治疗等不同的解决方案,及时救助帮扶心理疾病患者。

“医院-社区-家庭-社会”四位一体

  由于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加之环境闭塞,农民的基本心理健康常识几乎为零,对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关注,有的甚至认为“看心理医生是不光彩的事”。在我国,对心理健康服务起步较晚,城市尚且还没健全服务体系,农村基层的心理健康服务更是空白。


  我们不希望一人患病、一家遭殃的事情再次发生,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也都面临很多心理问题,已经到了必须面对解决的时候了。胶州市正在探索实施“医院-社区-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农村心理服务新模式,防治结合、城乡结合、医养结合、助帮结合、督导用药是主要内容。


  目前,胶州市卫生计生局已根据患者的危险性分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了分类干预。


  2月20日对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对胶州市农村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经验予以推广。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