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膏方节--养生故事汇
有一个关于白芍的传说在安徽亳州广泛传播。
说是在唐朝时期,那里住着一个年轻的花匠,他独爱花园中一种粉红花瓣金黄花蕊的野花,却不知其名,就拜托一位私塾先生给它取了名叫芍花。
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把天下最有名的花匠都招进皇宫为她种花养花,花匠自然也去了,并且带上了心爱的花儿们。
后宫中的百花在花匠精心的照料下,都开放得如火如荼,唯有芍花恋着故土,日渐颓败,花匠不忍最爱的花儿枯萎,日日精心培植。
功夫不负有心人,芍花终于开放了,花匠却因操劳过度累病了。
一天夜里,他梦见盛开的芍花里走出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手托绫帕走到他床前说:你为我操心劳碌累病了,我拧下我的花根给你治病。说着就把绫帕中包着的芍根送给花匠。
花匠一觉醒来,女子早就没了芳踪,花根却留下了。他把芍根煎水喝了之后,第二天病就好了。他为了感谢芍花仙子,就把芍花改名为“芍药”。
后来,花匠因思念故乡,带着芍药逃回了亳州。
再后来,他生了一个儿子,起名“白芍”。此后亳州就成了白芍的故乡。
我想,这应该是安徽好事者为了亳州白芍的推广而编讲的动人故事。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几张和芍药有关的经典方子。
最知名的“芍药甘草汤”,用的就是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甘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缓急止痛的药效。医家评价其方,白芍味酸,得木之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之气最厚。二药配伍,有酸甘化阴之妙,共奏敛阴养血,缓急止痛之效。
医家张洁古说,白芍药、炙甘草,此仲景神品药也。夏月腹痛少加黄芩,恶热腹痛加黄柏,恶寒腹痛加肉桂。
《伤寒论》中另一张著名方剂小建中汤中也有白芍,既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又为调和阴阳,柔肝理脾之方,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现多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辨证录》中记载的健脾饮,用白芍、怀山药、太子参、薏苡仁、扁豆、麦芽、莲子肉、山楂、内金、葛根、大枣等,组方甘酸柔润,滋脾升发,养阴和营,且药性平和,本人在治疗脾胃虚弱,胃中胀闷,饮食少进,特别是小儿消化不良病症,多以此方为主,作适当加减,小孩能够愉快接受,且有不错效果。
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陈可冀等整理的宫廷医案里有多个膏方都用到了白芍。
光绪三十年,西太后“头晕微疼,目不清爽”,庄守和、姚宝生拟方清热养肝活络膏,内含细生地、杭白芍、酒当归等药,用于治疗肝热不清病症,其中白芍之用,养肝阴,清肝热,用为主药。
此后,慈禧又服用过一次以白芍和桑叶为主药的清热养肝和络膏,重在凉肝和络。
光绪某年五月十九日,张仲元又为老佛爷开了一料调肝和胃的膏方,内含党参、生杭白芍、金石斛等药。此方被陈可冀院士点评为:调肝和胃,重用生杭芍,切中西太后肝阴虚、脾胃不和之证情。由此可见专家对白芍养肝和胃功用的肯定。
另据记载,老佛爷和光绪都曾服用以白芍为主药的清热化湿膏调理脾胃。
北京同仁堂温州药店谨尊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严把膏方配制的每一关,不仅由中药师严格审方、核价、调配、复核,还精选地道药材、优质辅料,对处方中特殊处理要求的药物也严格按要求调配。同仁堂药店在膏剂的熬制方面更是工艺考究、制作精良。使用传统紫铜锅,力保煎煮品质,将不同质地药材经充分浸泡后,分三次煎取滤液、沉淀、炒糖,浓缩收膏。经同仁堂药店熬制成的膏剂,具有膏体细腻、黑润光泽、稠厚适中、药味清香等特点,保证了药物的最佳疗效。
同仁堂膏方节启动时间:
2016年11月15日
特约专家:
李宗智
简介:
行医四十余年,是北京四大名医汪逢春再传弟子,师从谢予衡、关幼波、许公岩。时任北京同仁堂名医馆、北京中医院主任医师,对心脑血管病,脾胃病,肝胆病,呼吸四病(老慢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冠心病)、顽固性肾病、男性泌尿科病、糖尿病、甲状腺病,有多年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另对皮肤科疾病及五官科、内科疑难杂症浸淫已久并颇有建树,以其独特的疗效收到了广泛患者的好评和认可,从而在北京中医界拥有非常良好的声誉。
【了解更多专家信息和店内活动内容、及时获得健康资讯,请关注店内微信平台】
1.微信号:trtwzd
2.地址:鹿城区南浦路260-1号
3.电话:8555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