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必学:菊花
作者:赵尹铭
咏 菊 (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自从陶渊明写了评赏了菊花,赋予了她高洁隐士的形象以后,菊的高风亮节一直被人从古赞扬到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菊花在诸花之中的地位丝毫不亚于”花中之王”的牡丹,菊花于儒家之“高洁”,道之“隐逸”,禅宗之“冰清”等的中国菊花的传统审美形象特征随处可见.
菊花在我国自有文献记载,己有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春秋时期的《尔雅》中,就有菊的记载,中国古籍《礼记•月令》有云:“季秋三月,鞠有黄华”,鞠是菊的古字。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养菊、赏菊、品菊、咏菊、画菊的传统中,菊花不断的融入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菊花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菊花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传统菊花文化。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在医药领域也有同样重要地位的菊花.
菊花的药用价值早在古代就已被人们所认识,并有很高的评价,《神农本草经》载:“鞠华味苦、平,主治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为草部中的上品.在《本草衍义补遗》、《埠雅》等古书上均有菊花可人药,久服可明目,令人轻身延年,能治头晕,安肠胃,除胸中烦热等记载,汉以后收载菊花的医书更是数不胜数.我国民间历来有洗菊花浴、睡菊花枕的习惯。菊汤淋浴能去痒爽身,嫩艳肌肤,睡菊枕有防热疖、解疮毒之功效。
药用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其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肝、肺经,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菊花饮片要求花序完整、干燥均匀、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残梗碎叶、无碎瓣、无霉变及其他杂质,其中以烘烤法干得快、着色好、损耗少、质量高为佳。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菊花可解热、镇静、抗多种病菌及流感病毒。药用菊花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使其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诱变、抗寄生虫等多种药理作用。
菊花因其颜色不同有白菊花和黄菊花之分,宋•苏颂《图经本草》明确指出了白菊和黄菊的不同:“菊有两种,白菊叶为艾叶,茎青根细,花白蕊黄;其黄菊叶似筒篙,花、蕊都黄。”后世多依此将菊花分为白菊花和黄菊花两类。正如清•邹澎《本经疏证》所说:“其色不一,其味亦不一。” 白菊花和黄菊花有它们自己的功用特点,《药品化义》载:“甘菊,取白色者,其体轻,味微苦,性气和平,至清之品……如黄色者,其味苦重,清香气散。”白菊花、黄菊花都有疏散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作用,但白菊花辛甘为主,苦味较淡,主入肝经,能益阴,清热力弱,长于养肝明目临床多用于肝经虚阳上亢所造成的眩晕、头昏、头痛,肝热目赤肿痛,肝虚失养的目昏不能久视、羞明怕光、和风热感冒热势较轻者;黄菊花味苦重,泄热作用较强,主入肺经,长于疏散风热临床多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咳嗽和肝经热盛所致目睛暴赤暴肿、头痛、烦躁、眩晕等症,有时也用于疮疡肿毒。
《本草纲目》:“菊花茶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补水所以制水,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邃。”花茶冲泡,一般以三次为宜,就茶香及花茶滋味而言,一泡则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二泡则茶虽浓郁,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则茶香气和滋味己淡乏,苦,再经冲泡则无滋味。菊花三泡时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和黄芩苷溶出量最大,是菊花疏风散热的物质基础。春季以肝气为令,春天最怕肝气抑郁,肝阳上亢,轻者使人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重则可致精神失常、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并大大降低人体免疫能力,疾病丛生。白菊长于平肝养肝,对头痛眩晕、血压升高、神经性头痛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春季泡一杯白菊花茶最好不过。
《本草拾遗》记载菊花可“作枕明目”,将菊花装于布袋中作枕,可清头明目,防治头昏头痛。《日华子》曰:“菊花,治四肢游风,利血脉,心烦,胸膈壅闷,并痈毒,头痛,作枕明目,叶亦明目,生熟并可食。”
关于菊花的食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知菊花可食。屈原《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李时珍大赞菊花时更是说:“其苗可蔬,叶可吸,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阁不有功。宜乎前贤,比之君子”。各地菜系都有菊花的使用,“菊花酒锅”为秋冬应市的东北风味名菜,质地脆嫩,汤味鲜醇,补而不腻;广东名菜“菊花龙虎凤”,烹调时撒入菊花,别有风味;苏杭一带美食“菊花火锅”,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清香爽神,风味别致;徽菜中的“菊花鸡丝”,选用白菊花与鸡丝同炒,素雅大方,有菊花清香,鸡丝鲜嫩,甜咸味浓;湘菜中的“菊花竹荪汤”,清脆肤美,滋味鲜香,饶有风味。文人多尚菊花的高洁,因而在文人的日常食物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菊花的身姿,如黄庭坚《戏赠彦深》诗:“充虚解战赖汤饼,以萍齑与甘菊”,是指用甘菊充当面条的配菜;苏轼《春菜》诗:“茵陈甘菊不负渠,鲶缕堆盘纤手抹”,又指把甘菊配食鱼。
文献记载菊花的主产地有今之河南、安徽、陕西、甘肃等地,多药用;江西、浙江等地产的多作茶用;但亳州产菊花只可药用。早期的药用菊花都为野生品种,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的选择,现在栽培变种完全取代了野生菊花成为药菊。宋代苏颂《本草图经》中记载:“菊花,生雍州川泽及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南阳菊潭者为佳。然菊之种类颇多,有紫茎而气香,叶厚至柔嫩可食者,其花微小,味甚甘,此为真。”明代李时珍曰:“菊花自有苦甘二种,食用需用甘菊,入药则诸菊皆可,但不得用野菊,名苦薏者尔.”又“甘菊始生于山野,今则人皆栽之.” 可以看出药用菊花在宋代以前主要使用野生品,宋代时药菊已开始有栽培,到明代时药菊己广为栽培.宋代以后相继出现了不少菊谱、菊志、菊艺等名篇专著,随着药用菊花栽培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完善以及野生的减少,栽培菊花逐渐代替野生菊花。清《病后调理服食法》中记载:“蜀人多种菊,以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园圃悉能植之。”吴仪洛《本草从新》中记载:“家园所种,杭产者良。”清代时达到药菊栽培的最鼎盛时期,此时是形成道地药菊品种的重要阶段。栽培技术的进步解决了药用菊花资源问题,采收加工技术的发展改进了药材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一些优良的品种逐渐兴起,并形成了固定的产地,如河南的怀菊,安徽的亳菊、滁菊、贡菊,浙江的杭菊.
《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滁菊、亳菊、杭菊和贡菊四种。
滁菊名列我国四大药菊之首,安徽省四大著名道地药材之一。滁菊在清朝光绪元年被朝廷纳为贡品,光绪二十年《滁州志》:“大柳镇产的菊花饮之,可以清热,名曰滁菊,颇为药商所重。”滁菊花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 直径 1.5~2.5厘米, 舌状花类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花心比较大, 黄色, 管状花大多隐藏, 苞片淡褐色或灰绿色, 品种最佳。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的采收加工为剪下花头后,用硫黄熏蒸,再晒至半干,筛成球形,再晒干。滁菊偏于平肝阳, 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
亳菊主产于安徽亳州一带, 毫州产菊花只可药用,其花瓣长,花序的大部分为白色舌状花,仅花蕊为少数短小的黄色管状花,该种品质最好。花呈扁扇形, 直径 1.5~3厘米, 花白色或类白色、瓣较长、花大饱满、花心较小或没有, 管状花多数位于中央, 常为舌状花所隐藏, 总苞片淡绿色, 外面被柔毛, 边缘膜质, 品质亦佳。亳菊的采收加工为先将花枝摘下,阴干后再剪取花头。亳菊花朵较松, 容易散瓣。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
杭菊产于浙江,集散于杭州。杭菊属 “浙八味”之一。白菊花中,有怀菊、滁菊、贡菊、杭白菊等品种,黄菊花则主要是杭黄菊。杭菊为药茶两用的菊花,杭黄菊习惯于药用,而杭白菊供茶用。花呈不规则压扁结块状, 朵大, 直径2.5~4厘米, 常数个相连成片,质柔润, 白色或带浅黄色, 花心较大深黄色, 舌状花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杭菊的采收加工为摘取花头后,上笼蒸3~5分钟后再取出晒干。杭白菊肉质肥厚, 味道清醇甘美, 特别适合泡茶饮用, 与枸杞同服可增强养肝明目的作用, 是整日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的护眼良方。杭黄菊则善于疏风清热, 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疼痛等。
贡菊原名为“徽州贡菊”,也称“徽菊”,根据《欽县志》记载,其种植始于宋代。因于清代光绪年间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是黄山道地名贵中药材之一。贡菊由徽商从浙江德清引入,由“德菊”(现己失种)演变而来。贡菊形状似滁菊, 直径1. 5~2 厘米,舌状花白色或带浅黄色, 斜升,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花心较小浅黄色, 管状花少, 多外露, 总苞片草绿色, 品质较好。贡菊的采收加工为直接由新鲜花头烘干。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的功能。
2015版《中国药典》菊花来源添入怀菊。怀菊与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并称为“四大怀药”。“怀”者,即古之怀庆(也称作怀州),今之焦作。古代本草多认为河南是药用菊花的起源地,河南怀菊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本草图经》中记载:“生雍州川泽及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南阳菊潭者为佳。”南阳菊潭得名于菊花山上的菊花倒映水潭之象,在历史上曾久负盛名。到明清时期,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南阳菊谭衰败,而其他各地的菊花则逐渐兴盛,怀菊的地位逐渐被取代。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