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全省:10月8日起三级医院取消门诊静脉输液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及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日前联合发出一项《通知》,要求自10月8日起在全省三级医疗机构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此举旨在加强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高全省药物合理使用水平,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医疗安全。
《通知》要求,全省各三级医院(含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的各临床科室自2016年10月8日起应全面停止门诊病人静脉输液。儿童医院、各医院儿科门诊可保留静脉输液,但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减少直至停止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急诊和日间手术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可采用静脉输液治疗。保留静脉输液的医疗机构和科室,要遵循世卫组织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
《通知》强调,要加强静脉输液管理和教育。全省各三级医院要配合取消门诊输液要求,迅速调整本单位临床用药管理制度。各三级医院要加大宣传力度,全面组织开展对医务人员的专题培训。除取消门诊输液外,对急诊、住院病人的输液治疗也要加强管理,严格掌握静脉输液使用指征,努力降低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比例,建立静脉输液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注重有针对性的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科学规范进行静脉输液的宣传,纠正医患双方的不良用药习惯。
同时,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保证三级医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的规定落到实处,负责督促辖区三级医院落实通知要求,并组织开展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工作督导检查。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和中医药管理局将不定期抽查各三级医院静脉输液管理情况,如发现违规开展门诊输液的医疗机构将进行全省通报,并纳入对各医院评审评价的目标考核体系,实施一票否决制度。同时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将继续组织对全省各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检查、评价和考核。各医疗机构应将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向制度化、规范化,实现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多地限制或取消门诊输液
人们常说“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然而这个医学基本原则,在现实中却常常呈逆向顺序。很多人稍有点不舒服就打针、输液。现在我国每年人均有8瓶的输液体量,这个数字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抗生素的滥用、静脉输液泛滥等过度医疗的行为饱受诟病。
自2016年起,全国众多医院接连开始取消门诊输液服务。
取消输液推进分级诊疗
全国多省市医疗卫生部门出台地方性措施取消门诊输液,以期达到抑制抗生素过度使用、降低医疗费用、降低医疗风险的目的。从各省市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一措施得到患者、医疗从业者和专家的一致认可。业内人士和专家建议,在取消门诊输液的同时,需要兼顾特殊性,避免依赖行政命令搞“一刀切”;同时可通过建立“输液清单”规范输液行为,逐步引导公众合理用药。
据调查,多数受访者对取消门诊输液的政策表示支持,他们认为这是站在全民医疗健康的角度制定规则,可以防止过度医疗,也能够缓解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的状况。
从目前已叫停的医院实践来看,多年来输液治病又快又好的观念在多数患者心中已根深蒂固,部分病人就医和用药观念仍需引导。“刚开始病人很不适应。停止门诊输液治疗,既能积极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又能推进合理用药,一举多得。”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牟雁东说。
专家建议不搞“一刀切”
在南京医科大学二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李庆国看来,首先叫停门诊输液可以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减少输液造成的医疗事故、耐药性等问题;其次停止门诊输液,可以促进分级诊疗,把真正需要输液的病人下沉到基层或者社区医院,减轻二甲以上医院门诊压力。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认为,取消门诊输液有助于改变当下医院乱输液的现象,对“以药补医”也能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各地措施从总体上来看是向好的。
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专家、医院工作者和卫计委负责人均认为,取消门诊输液不能靠行政命令搞“一刀切”,关键是要规范门诊输液行为,强调医生根据不同病情合理用药,不盲目输液。
大医院多关停,小地方仍过度
上午十点,记者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看到,东、西区门诊大厅的LED屏幕上写着“取消成人门诊输液”的字样。在门诊西区二楼的输液中心,没有了往常人满为患的场面,成人输液区的40多个座位上患者寥寥。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耿建华说,自6月起,医院取消了成人普通门诊输液后,门诊输液病人大幅度下降,节约大量医疗资源给急危重病人。“现在很多病人,对这有误解,总以为静脉输液来得快,现在抗生素有很多副作用。按照医疗原则,能口服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不静脉输液。”
9月9日上午,记者分别走访了北京5家三甲医院。结果发现,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均已关闭门诊输液室,需要输液治疗的患者均转往急诊室。北京协和医院虽未取消门诊输液,但可容纳20多人的屋子里,空空荡荡,只有1名患者。在调查的5家医院中,仅北京医院一层的门诊治疗室仍人满为患。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北京医院门诊输液患者较多,但过度诊疗、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并不严重。脚部意外骨折的陈女士一脸愁苦告诉记者:“我住在望京,离这儿挺远的,要不是疼得实在挺不住了,也不会来医院输液。”
大医院严格管理,并不能掩盖地县级及以下医院仍然广泛存在的过度输液问题。
晓云是今年的大一新生。半年前,她刚经历了一场差点影响到高考的“大病”。3月,正值高考备战关键期,晓云发烧了。按照多年来的治疗习惯,她赶去县医院打上了点滴。没想到,以前几天就能见好的病,这次却控制不住了。住院半月也不见好,转到市中心医院再住半月,仍不见缓解。直到转进省医院,医生才道出原因:由于长期打点滴、用抗生素,晓云已对多数抗生素耐药了。
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的姜女士告诉记者,在当地,感冒、喉咙发炎等问题,不管严重与否,医生常是建议输液。“我家孩子因为感冒发烧,一年平均得输两三次液。我在想,病好没多久又犯,是不是说明已经耐药了?”
在吉林省梨树县,窦大夫诊所颇有名气,特别是每到流感季节,小诊所总挤满了人,都在打点滴消炎。当地人都说,窦大夫医术高,看病好得特别快。但曾在窦大夫诊所就诊的一名患者告诉记者,自己早年因感冒在此打吊瓶导致了药物性耳聋。他说,不仅窦大夫诊所,当地很多社区医院都会用这类药治疗感冒发烧。即便是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的正规医院,很多医生也会主动开输液治疗,如患者拒绝,还会招致医生的白眼。
在东北很多地区,比到私人诊所打吊瓶更受患者欢迎的是“上门点滴”服务。输什么药患者可以自己决定,提前在药店买好,“医生”上门只负责扎针,一次“手工费”是6元(如此低廉收费高私傅kgn091感叹基层医生的不易),若由“医生”带药,费用另计。无论哪种方式,上门点滴的总费用都会低于医院。在寒冬季节,人们懒得出门,这一服务备受欢迎。
改变医患观念最关键
在胡善联看来,近些年,输液引起的不良后果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他认为,全国多地出台的地方性法规,要求三级或二级以上医院取消门诊输液的措施,虽然存在“一刀切”之嫌,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这不仅有助于解决过度输液问题,减少不良反应,还能引导常见病患者下沉到基层医院,更好地实现分级诊疗。
以2014年3月取消门诊输液的北京航空总医院为例,数据显示,仅3个月时间,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就从15.3%降至7.61%,药品不良反应率下降了51%。“这一措施是未来趋势。”胡善联说。
解决过度输液问题,最关键是让医患双方改变观念。胡善联强调,在大医院取消门诊输液后,基层医生观念的改变更显重要,因为面对不懂医的患者,大夫的劝导作用不可忽视。“让百姓改变治疗观念,肯定要有个过程。”胡善联说,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五六年,甚至10年时间。而在尚未改变观念时,我们需要一些“硬措施”削减输液量,“大医院取消门诊输液”就是这样的“硬措施”。
此外,在鼓励医患改变观念的同时,还应从政策及资金投入上,保证基层医院的经济收入,减轻其经营压力,杜绝以药养医,这也是实现分级诊疗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朱华栋最后强调,输液治疗有自己的治疗指征和适用范围,即便在急诊,也只有一些真正急重的疾病才需输液治疗。比如,严重肺炎需要抗生素治疗;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在急性期需要输液;因胃肠疾病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需输些营养液等。
神威●舒血宁注射液
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医保目录品种、优质优价产品、全国百姓放心药,质量内控高标准,安全性高,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银杏叶制品。。。
辛伐他汀滴丸——医保乙类,基药品种,剂型独家,优质高效(裕康医药省内代理)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体验快速浏览全国最新招标采购信息,一触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