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华大基因与贝瑞和康的上市激战

医药魔方数据


来源:基因侠和豌豆家微信公众号

作者:基因侠


企业在一轮接一轮的融资后,上市几乎成为唯一的宿命。上市的公司,都成功过,但上了市的公司,不见得都会走向成功!


1一条让基因侠震精的消息!


上周一晚上,像往常一样打开微信,忽然发现被刷频!让基因侠集震精与兴奋的,就是下面这条新闻:《重磅:贝瑞和康借壳天兴仪表 A股迎来基因巨头时代》。


谦虚来说,基因侠对资本市场的运作算不得精通,但是借壳这种方法还是听过的。天兴仪表在8月29日晚间公布的“被借壳”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 天兴仪表将其目前拥有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等(以下简称“存量业务资产”)出售给成都天兴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兴集团”)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天兴集团或其指定的第三方以现金形式购买;

  2. 同时,天兴仪表向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瑞和康”)全体股东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贝瑞和康100%股权。


简单来说,就是已经上市的天兴仪表,将自有业务清空,另通过定向发行股份给贝瑞和康的以取得后者将全部股权,从而实际利用贝瑞和康的业务继续留在A股市场流通。


2借壳上市是把双刃剑!


由于以往的劣迹斑斑,其实最近几年证监会对于借壳上市的对象审查颇为严格。另外,根据原有的资料显示,此前天兴仪表为了摆脱困局,曾经两度试图通过借壳给别人的方式进行重组,但均告失败。



这么看来,其实通过借壳的方式上市,贝瑞和康将面临很大的失败风险。众所周知,上市失败对公司的正常经营带来的影响是非常负面的。去年7月份,贝瑞和康的最大竞争对手华大基因原CEO王俊的离职,江湖盛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王俊试图带领华大基因冲击海外IPO失败!


那为啥还要冒险借壳?因为借壳这条路另有一条极大的好处。


早在去年8月份,华大基因就完成集团旗下科研服务和医学服务的重组,宣布IPO冲击创业板。


即使咱吃瓜群众,但先发优势总该是听过的。作为高通量测序在NIPT(无创产前诊断)领域应用的两大领头羊,华大基因和贝瑞和康在相关技术领域一直是杀得难解难分。在资本市场上,谁先上市谁就取得先发优势(请开启脑洞,2014年同为中概股电商的京东,为何宁可降低估值/融资额也要抢在阿里巴巴之前登陆纳斯达克,你觉得是刘强东奶茶喝多了么?)!先上市的一方,毫无疑问会压低后上市者的股价预期,对后者的融资总量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反过来,即便后者上市时一般也会对前者短期内的股价带来消极影响,但由于公司创始人团队一般占大多数的董事会席位,他们已经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套现,基本不会在意这点儿可恢复的股价波动。谁会在意股价?职业经理人啊!


而借壳这种途径,相对而言又是速度最快的一条上市通通道!基因侠有充足的理由认定,贝瑞和康极有可能是在抢时间;至少从结果上来看,贝瑞和康抢先一步登陆自由资本市场,可以有效阻击华大基因此后的融资规模。在贝瑞和康走常规途径IPO一定会落后的情况下,借壳上市是一招风险大但收益更大的险着。


3看得见的硝烟……


基因行业中,一直有着将华大基因比喻为中国高通量测序行业“黄埔军校”的说法。


从华大“毕业的同学”,陆陆续续创立了多家成功的公司,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是赢在复制并突破了华大的某些方面的业务,形成在细分领域的优势,创立相对小而美的公司。这些公司,曾经被称为“华小”,而贝瑞和康就是其中之一。


华大基因在当下中国的NIPT领域是个巨无霸级别的公司,除了拥有超过7000人(整个集团)之外,2014年的营业收入就超过11亿元。华大基因的业务范围也涵盖甚广,主要包括科研和医学两大板块。科研板块主要提供二代测序服务,同时提供三合(一代测序和引物合成)等多种类型的基础科研技术服务。医学板块主要是NIPT,夹杂包括孕前PGD/PGS检测、孕妇代谢能力检测、新生儿检测和儿童基因检测等面向多种对象的基因检测业务,还包含罕见病等多种受众较小的业务。从产业链上来看,目前华大主要是购置仪器(您别反驳了——华大基因花了将近10亿购买的的CG生产的测序仪目前看不到用于临床的任何优势)和试剂耗材,提供高度依赖于人工的实验过程和分析服务。这也是为啥华大常以“基因界的富士康”而闻名于世。


反观贝瑞和康,则非常地聚焦于产前诊断周边,尤其是该服务涉及到的上下游延伸。联合全国2000多家医院提供无创基因检测(NIPT)服务是其最主要的经营业务。但同时,贝瑞和康另外还至少有2项罕有竞争者的业务:一项是代理销售经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督局)认证过的基于llumina的测序仪NextSeq CN500(中国专供);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开发了非常全的用于上述仪器平台进行相关服务的检测试剂盒,而这些试剂盒也都早早通过了CFDA的认证。


读到这里,基因侠有120个理由相信智力爆表的你应该已经发现,相对于贝瑞和康的纵向一体化全产业链战略布局,华大基因的业务是要重点没重点,要绝对技术领先没领先,大而不强是之谓也!至少,除了汪建同志的嘴(去年下半年开始又多了个尹烨),没有人能说出来他们的重点和技术优势到底在哪里。


4看不见的局……


本周五上午,也就是2016年9月9日9时9分9秒(这是不是很容易记?),华大基因创立17周年了!华大的历史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曾经回顾过,详见《华大基因是家高科技公司吗?》。华大基因自从2010年前后开始接触资本以来,先后为多个旗下子(孙)公司多次融资,短短几年总融资额超过72亿元人民币。而根据其IPO的招股书计算其拟融资总额看,华大基因将来IPO的发行价大约会在43元左右。这么一算,这些前期投资人平均亏损大约12%,其中进入时机不当的4家,浮亏将达到约22.22%(好多2……),浮亏最高的一家投资人损失接近4亿!



基于上述种种事实,基因侠有理由判断华大基因的IPO,并非是作为华大基因管理层为公司谋求将来的更多更大的良性业务发展所实施的融资手段,因为华大此前融资的72亿根本不可能花得完。


不相信?你忘了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前,8月26日华大基因高调宣布领投某家“华小”A轮融资共计2亿元吗?作为领投方,华大应该会投入在1亿左右。所以刚刚谁说华大缺现金来着?


那么,华大为何还要谋求上市?一轮一轮分析下来,答案越来越清晰,似乎只有一个能说得通,那就是:投资人要尽快跳出这个局!


剧本的下一步应该是这么写的:提高舆论热度,华大成功上市,吃瓜群众小散户热情高涨,疯狂买入导致连续涨停,一周不到就将22.22%的浮亏变为22.22%的实利。机构投资方偷梁换柱,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后,大举抛售离场,留下一众可怜还在大口吃瓜的接盘侠,跳楼的跳楼,喝药的喝药。另一边厢,华大基因原管理层躺在一床软妹币上,继续编写下一个荒唐的剧本。


而贝瑞和康呢?基因侠看来,只是一家普普通通的,利用高通量测序赚钱的公司而已!


5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既然是做生意,咱们总得说说钱的事儿。



汪建同志是个大嘴巴,这在江湖内是人尽皆知。那我们就看看现在实权派2号人物,华大CEO尹烨,他是如是说的:


  1. 不管怎么讲,作为一个企业,盈利是你的天职之一;不盈利的企业,本身来讲是可耻的。

  2. 我们常常说格局,什么叫格局?公司盈利了100万,你愿意拿多少钱给员工?100万50万?如果盈利1000万呢?如果盈利1个亿呢?你愿意分这个钱,就是你的格局。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有个哲学家(基因侠总觉得心理学家们研究的不是科学,而是哲学)说过,你想知道一个人缺什么,就多注意他常常挂在嘴边的那些。联想到华大基因的惊世骇俗的盈利能力,以及同样惊世骇俗的员工离职率,还明白了啊!


基因侠一直信奉话不能说透,有个7、8分即可。接下来,华大基因和贝瑞和康都要上市了,若你账户上的人民币是你的选票,你准备该如何抉择?读都读到这儿了,少侠您投个票再走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