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承压 再评价破题
近日,CFDA发布了关于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上市后临床研究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相应生产企业于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该品上市后要求的临床研究工作。逾期未完成临床研究的,一律停止生产销售。
当前,业界越来越重视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工作。尤其是随着中药注射剂频频发生安全事件,业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只有进一步证明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才能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这也是产品能否进入基药和医保目录的关键。
风险机会并存
“限抗令”后,中药注射剂市场经过一段时期的迅速发展,成为医院绝对的“大品种”。2015年以来,中药注射剂销售市场面临多重压力。多地相继出台针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安徽公布了53种不用输液疾病清单。江苏省卫计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指出,自2016年7月1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2016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随着控制药占比、限制辅助用药等政策出台,不少中药注射剂产品也在各地新一轮招标中受到影响。米内网数据显示,几款热销中药注射剂大品种2015年销售额同比下滑,增长的品种增速也普遍不高。
有业内人士坦言:“此前中药注射剂发展较快,但未来几年或很难再呈现高增长态势。”在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廖某看来,近期出台的各种政策使中药注射剂承受了较大的市场压力,但限制输液有利患者。
他表示:“中药注射剂产业风险和机会并存。工艺先进、产品研究透彻、质量控制严格的企业机会大于风险。整个中药注射剂市场未来3年是一个去芜存菁、优胜劣汰的过程,物质成分清晰、质量可靠、安全有效的部分中药注射剂,能生存下来,跨越这个分水岭,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争议,前述企业人士的态度是:“药物不良反应普遍存在,不仅仅是中药注射剂,化药也存在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之所以争议大,主要在于大多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类型的不确定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据缺乏,前者会造成抢救的复杂性以及结果的不可控,后者会增加临床应用的风险。”
缺有效性评价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谢雁鸣曾在公开场合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我国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技术规范的制定体系,从而建立起符合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标准体系和评价模式,建立健全具有特色的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制度。
为了解决中药注射剂普遍存在的安全性数据缺乏问题,目前国内主要注射剂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开展不同阶段的大规模的药物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承担的“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历时4年,完成了包括灯盏细辛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10个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集中监测,纳入病例超过30余万,得出了每个品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特征和影响因素。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研究课题组针对双黄连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红花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开展了一系列安全评价研究工作,包括注射液的物质基础明确、生产工艺优化、生产过程质控、药理毒理研究、类过敏研究、临床安全医院集中监测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不良反应监测开展最多、最普遍,有效性评价则较少,而后者对于产品能否做大亦十分关键。由于历史原因,此前国家不要求中药注射剂进行药代、药理等试验,虽然临床应用数据显示有效,但大型、高品质的临床有效性研究极少,这也是很多产品无法做大的原因之一。前述业内人士建议企业将当前的国家政策视为产业升级的机会,做好以前可能缺失的生产标准化、有效物质成分研究和安全性评价等基本功。
“药品生产企业一定要严把质量关。从源头上,也就是原料上,就要开始严控质量,把控好生产过程的各个节点,每个节点都进行质量控制,过程控制好了才能保证成品的质量。中药注射剂产品本身的化学成分研究也要清晰、透彻,例如可以检测出产品各个有效物质成分的指纹图谱。”廖远翔指出。